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巴什吉尔自治共和国(巴什吉尔自治共和国)  拼音:bā shí jí ěr zì zhì gòng hé guó
Bashkir Autonomous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国名。位于乌拉尔山南段西麓,乌拉河流域。面积十四万三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三百八十六万五千。首都为乌法市(Ufa City)。种族复杂,主要居民为巴什吉尔人,属土耳其人。西元一九一九年设立自治共和国。工农业发达,矿藏资源丰富。简称为「巴什吉尔」。
《国语辞典》: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拼音:ruò shuǐ sān qiān,zhǐ qǔ yī piáo yǐn
「弱水」原指传说中的河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般以为此语出自《红楼梦》第九一回:「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意思是说弱水有三千里,水虽多,但我只舀其中一瓢来喝。红楼梦此处情节恰为林黛玉试探宝玉对宝钗的心意,所以后来引此语多将「弱水」比喻作爱河情海。「弱水三千」指情爱心意很多(或对象很多),「一瓢饮」是指「只取其中之一」的意思。
《国语辞典》: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防堵百姓的口,比防堵河流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也作「防民之口,甚于防水」、「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辞典》:防人之口,甚于防川(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fáng ré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防堵百姓的口,比防堵河流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古人为政,防人之口,甚于防川。」也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辞典》:众川赴海(众川赴海)  拼音:zhòng chuān fù hǎi
众河流归大海。比喻各种力量汇集于一处。《隋书。卷一四。音乐志中》:「群星拱极,众川赴海。」
《国语辞典》:倍力桥(倍力桥)  拼音:bèi lì qiáo
军队遇到河流不能顺利前进时,利用预先设计好的钢架迅速组合而成的便桥。通常是没有支架,但载重量却很大,等军队全部通过后,再一节节卸下,继续运著行进。也称为「便桥」、「框桁桥」。
《国语辞典》:冲积岛(冲积岛)  拼音:chōng jī dǎo
河流在河口区或湖泊边冲积而成的岛屿。如:「崇明岛是长江口的一个冲积岛。」
《国语辞典》:冲积扇(冲积扇)  拼音:chōng jī shàn
在山麓谷口处,河流夹带的沙砾,以谷口为顶点堆积,形成大致呈扇状的地形。
《国语辞典》:侧蚀力(侧蚀力)  拼音:cè shí lì
河流对两岸侵蚀的作用力。
《国语辞典》:西套  拼音:xī tào
由黄河流经贺兰山东麓冲积而成的带状绿州。黄河北经青铜山峡,入西套,河幅宽至三、四公里,但石嘴子至磴口间,河宽仅三百四十馀公尺,此地势形成天然水坝,有利灌溉。
《国语辞典》:谷中谷  拼音:gǔ zhōng gǔ
谷中有谷的地形,常为河流重新下切所遗留的景观,也被视为地形回春作用的有力證据。
《国语辞典》:集水区(集水区)  拼音:jí shuǐ qū
河流上的某一个控制点,所有上游河域内的水流都会流经此点。
《国语辞典》:基准面(基准面)  拼音:jī zhǔn miàn
即「侵蚀基准面」。河流侵蚀所能达到的最低面。
分类:侵蚀河流
《国语辞典》:河口港  拼音:hé kǒu gǎng
位于河流出口处而又滨海湾的港口。
《国语辞典》:风吹砂(风吹砂)  拼音:fēng chuī shā
垦丁特区地形,河流携泥沙流入海域,强烈的季风又把砂子吹上陆地,这种互逆的搬运作用,日久形成此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