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滑台(滑臺)
(1).古地名。即今之 河南省 滑县 。相传古有 滑氏 ,於此筑垒,后人筑以为城,高峻坚固。 汉 末以来为军事要冲。 北魏 与 金墉 、 虎牢 、 碻磝 称 河 南四镇。 南燕 慕容德 曾建都于此。《晋书·慕容德载纪》:“﹝ 慕容德 ﹞至 滑臺 ,景星见於尾箕, 漳水 得白玉,状若璽。”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河南道四·滑州》:“州城即古 滑臺 城,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云 卫灵公 所筑小城,昔 滑氏 为垒,后人增以为城,甚高峻坚险,临 河 亦有臺。”
(2).指 滑州 测景台。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十五:“ 相州 有 铜雀臺 , 滑州 有测景臺,故亦称 相臺 、 滑臺 。”
(2).指 滑州 测景台。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十五:“ 相州 有 铜雀臺 , 滑州 有测景臺,故亦称 相臺 、 滑臺 。”
《漢語大詞典》:郑圃(鄭圃)
(1).古地名, 郑 之 圃田 ,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西南。相传为 列子 所居。《列子·天瑞》:“ 子列子 居 郑圃 ,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 杨伯峻 集释:“ 郑 之 圃田 ……今 河南 中牟县 西南之 丈八沟 及附近诸陂湖,皆其遗蹪。”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诗:“ 列子 居 郑圃 ,不将众庶分。” 明 沈璟 《义侠记·解梦》:“ 郑圃 残蕉, 邯郸 一枕,醒后偏縈方寸。”
(2).指 列子 的学说和文字。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柳子厚 、 洪景卢 左袒 郑圃 者也, 高似孙 、 林希逸 左袒 漆园 者也。然率举一端,未极二家之造,大抵 列 之文法, 庄 之文奇。”
(2).指 列子 的学说和文字。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柳子厚 、 洪景卢 左袒 郑圃 者也, 高似孙 、 林希逸 左袒 漆园 者也。然率举一端,未极二家之造,大抵 列 之文法, 庄 之文奇。”
《漢語大詞典》:雷泽(雷澤)
(1).古泽名。本名 雷夏泽 。在 河南省 范县 东南接 山东省 菏泽市 界。传说 舜帝 曾在此捕鱼。《管子·版法》:“ 舜 耕 歷山 ,陶 河 滨,渔 雷泽 ,不取其利,以教百姓。”《史记·五帝本纪》:“ 舜 耕 歷山 ,渔 雷泽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雷夏泽 在 濮州 雷泽县 郭外西北。”《汉书·地理志下》:“ 舜 渔 靁泽 。”
(2).借指 大舜 。 唐 张说 《帝在潞州祥瑞颂·大人迹》:“皇帝从 临 潞 州还京后,其宅内及州街并有大人跡,长二尺五寸,自东而西,布武相继。颂曰:百神从王,一举西适,众观空廨,连步云跡,躡似郊媒,痕同 雷泽 ,旷古奇事,存乎帝籍。”
(3).神话传说中雷神的居处。《山海经·海内东经》:“ 雷泽 中有雷神,龙首而人头,鼓其腹。在 吴 西。”《晋书·陶侃传》:“ 侃 少时渔於 雷泽 ,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元 任士林 《蟠松赋》:“桎梏 禹 宫之梁,斲削 雷泽 之梭。”
(4).古县名。在今 山东省 鄄城县 境内。《元和郡县图志·濮州》:“ 雷泽县 ,本 汉 成阳县 ,古 郕伯国 、 周武王 封弟 季载 於 郕 , 汉 以为县,属 济阴郡 。 隋 开皇 六年,於此置 雷泽县 ,因县北 雷夏泽 为名也,属 濮州 。”
(2).借指 大舜 。 唐 张说 《帝在潞州祥瑞颂·大人迹》:“皇帝从 临 潞 州还京后,其宅内及州街并有大人跡,长二尺五寸,自东而西,布武相继。颂曰:百神从王,一举西适,众观空廨,连步云跡,躡似郊媒,痕同 雷泽 ,旷古奇事,存乎帝籍。”
(3).神话传说中雷神的居处。《山海经·海内东经》:“ 雷泽 中有雷神,龙首而人头,鼓其腹。在 吴 西。”《晋书·陶侃传》:“ 侃 少时渔於 雷泽 ,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元 任士林 《蟠松赋》:“桎梏 禹 宫之梁,斲削 雷泽 之梭。”
(4).古县名。在今 山东省 鄄城县 境内。《元和郡县图志·濮州》:“ 雷泽县 ,本 汉 成阳县 ,古 郕伯国 、 周武王 封弟 季载 於 郕 , 汉 以为县,属 济阴郡 。 隋 开皇 六年,於此置 雷泽县 ,因县北 雷夏泽 为名也,属 濮州 。”
《漢語大詞典》:决水(決水)
(1).谓河堤决口。《管子·度地》:“树以荆棘以固其地,襍以柏杨以备决水。”
(2).谓掘堤或开闸放水。《战国策·赵策一》:“日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 智伯 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赤眉 今在 河东 ,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唐律疏议·断狱·拷囚限满不首》:“若被人决水入家,放火烧宅之类,家人及亲属言告者,亦不反拷告人。”
(3).水名。源出 河南省 商城县 之 牛山 ,名 牛山河 。东北流经 固始县 东南,名 史河 。又东至 安徽省 霍丘县 界入 淮 。《汉书·地理志上》:“ 决水 北至 蓼 入 淮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决水》:“ 决水 出 庐江 雩娄县 南 大别山 。”
(2).谓掘堤或开闸放水。《战国策·赵策一》:“日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 智伯 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赤眉 今在 河东 ,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唐律疏议·断狱·拷囚限满不首》:“若被人决水入家,放火烧宅之类,家人及亲属言告者,亦不反拷告人。”
(3).水名。源出 河南省 商城县 之 牛山 ,名 牛山河 。东北流经 固始县 东南,名 史河 。又东至 安徽省 霍丘县 界入 淮 。《汉书·地理志上》:“ 决水 北至 蓼 入 淮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决水》:“ 决水 出 庐江 雩娄县 南 大别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