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5,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8  59  60  6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沙场水曲
沙草微茫
沙蚕
沙参
沙荒地
沙嗄
沙板儿钱
沙包
沙包肚
沙笔
聚沙成塔
浪累沙痕
浇沙成垒
迦罗沙曳
迦沙
《分类字锦》:沙场水曲(沙场水曲)
万齐融 三日绿潭篇 公子王孙恣游玩,沙场水曲情无厌。
分类:上巳
《分类字锦》:沙草微茫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诗 雪云虚点缀,沙草见微茫。
分类:
《國語辭典》:沙蚕(沙蠶)  拼音:shā cán
动物名。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行目。体扁长,长约十馀公分,呈淡红色,似蜈蚣而细长。多环节,每节有侧足一对,侧足末端丛生刚毛。卵生,栖息于海滨泥沙中,可用为钓饵。
《國語辭典》:沙参(沙參)  拼音:shā shēn
植物名。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高约一公尺,叶互生,阔披针形或长卵形,锯齿缘。聚伞花序排成伞房状,顶生,秋季开钟形紫花。根圆锥状圆柱形,似人参有须,可供药用。也称为「虎须」。
《漢語大詞典》:沙荒地
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1期:“三十里长的 黑海子 渠道就是用这种办法将大小数十个沙丘拉平了,使五千多亩沙荒地变成水浇地。”亦省作“ 沙荒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在 贾鲁河 蜿蜒的长堤外面,有一片茫茫的沙荒。这飞沙扑脸的瘠薄的土地,是当年 黄水 留下的创伤。”
《漢語大詞典》:沙嗄
嗓音嘶哑不圆润。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四章:“有些人的喉咙,天生是难听的:粗暴、逼紧、沙嗄、嗡闷、单薄或尖锐。” 徐迟 《狂欢之夜》:“时而森林和原野,异常美丽地出现在萤火似的火把中,他们沙嗄地喊:‘你在哪儿啊?诗人,回来啊!’”
《漢語大詞典》:沙板儿钱(沙板兒錢)
即沙钱。 老舍 《神拳》第一幕:“二叔没的给你,就是这几个沙板儿钱,拿着买朵花儿戴吧!”参见“ 沙钱 ”。
《國語辭典》:沙钱(沙錢)  拼音:shā qián
一种薄而粗劣的小铜钱。《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传》:「时虔州府库皆空,卫军所给,惟得沙钱,市买不售。」也称为「沙皮子」。
《國語辭典》:沙包  拼音:shā bāo
1.装满沙土的袋子。军队作战时,常将其堆叠成掩体,藉以掩护。亦可用于防洪、防火等。若将之悬挂,使成圆柱体,亦可作为练拳的用具。也称为「沙袋」。
2.以泥沙制成形如小壶的陶器。
3.指像小山丘一样的大沙堆。
《漢語大詞典》:沙包肚
产妇产后进食太多,以致肚腹膨脝,永不消退,俗称“沙包肚”。《西游记》第五三回:“ 行者 笑道:‘夯货!少吃些!莫弄做个“沙包肚”,不像模样。’”
《漢語大詞典》:沙笔(沙筆)
一种用墨少,笔势遒劲,笔画中有丝丝露白的书画笔法。亦称渴笔或飞白。 明 徐树丕 《识小录·飞白》:“飞白字之名,书家例知之。但不晓作何状。予按 王应 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遒劲,文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据此,则如今篆书之渴笔,俗所谓沙笔是也。”
《國語辭典》:聚沙成塔  拼音:jù shā chéng tǎ
本指儿童堆积泥沙成佛塔的游戏,虽是游戏也能成就功德。见《妙法莲华经。卷一》。后比喻积少成多。如:「只要努力,必能聚沙成塔,显现成绩。」
《漢語大詞典》:聚沙
亦作“ 聚砂 ”。 《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原比喻积小善为大行。后亦指年幼慕道,学佛论道。 唐 于志宁 《〈大唐西域记〉序》:“奇开之岁,霞轩月举;聚沙之年,兰薰桂馥。” 唐 李俨 《〈法苑珠林〉序》:“幼嶷聚砂,落饰綵衣之岁;慈殷接蚁,资成具受之坛。” 五代 齐己 《寄怀江西僧达禅翁》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共聚沙。”
《分类字锦》:浪累沙痕
沈君攸 赋得临水诗 光浮动岸影,浪息累沙痕。
分类:
《分类字锦》:浇沙成垒(浇沙成垒)
庾信纥干弘碑文浇沙成垒聚石成图
分类:
《漢語大詞典》:迦罗沙曳(迦羅沙曳)
梵语的音译。即袈裟。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迦罗沙曳:“﹝迦罗沙曳﹞即袈裟也。 明 朱国楨 涌幢小品引 陈养吾 《象教皮编》云:‘迦罗沙曳,僧衣也。省罗曳字。止称迦沙。’”参见“ 袈裟 ”。
《國語辭典》:袈裟  拼音:jiā shā
梵语kāṣāya的音译。意为赤褐色。「袈裟」为一长方形的布块,出家人以此布块裹身,此即佛教僧侣的法衣。佛教戒律规定,出家人所穿的袈裟系捡拾布片连缀而成,不可纯白,须染色。因形式宛如水稻田的界画,也称为「水田衣」、「福田衣」、「莲华衣」、「无垢衣」。
《漢語大詞典》:迦沙
(1).古代突厥语的音译,意为宝石。 黠戛斯 (即 结骨 )人用以称陨铁。通典·边防十六:“天每雨铁,收而用之,号曰迦沙,以为刀劒,甚銛利。”新唐书·回鹘传下·黠戛斯作“每雨,俗必得铁”,疑误。参阅E.G.pulleyblank,TheNameoftheKirghiz,CentralAsiaticJournal,34,1-2,1990.2.即袈裟。四分律·四波罗夷法:“九月生男,颜貌端正,与世无双,字为 种子 。诸根具足,渐渐长大,剃髮,披迦沙,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象教皮编·梵译·衣服》:“迦罗沙曳,僧衣也。省罗曳字,止称迦沙。 葛洪 撰《字苑》,添衣作袈裟。”参见“ 袈裟 ”。
《國語辭典》:袈裟  拼音:jiā shā
梵语kāṣāya的音译。意为赤褐色。「袈裟」为一长方形的布块,出家人以此布块裹身,此即佛教僧侣的法衣。佛教戒律规定,出家人所穿的袈裟系捡拾布片连缀而成,不可纯白,须染色。因形式宛如水稻田的界画,也称为「水田衣」、「福田衣」、「莲华衣」、「无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