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沉 → 沈沉”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烦重(煩重)
冗长而重复。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其烦重游説,辞异而理同者,存之不可常行,除之无所伤损。” 清 梅曾亮 《家谱约书》:“谱牒烦重,难时閲,故敬録本支之讳字卒葬著於篇,后人可观焉。”
(负担)繁多而沉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如为勋贵所逼,隐忍方便,速报取了;勿使烦重,感辱祖父。”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惠化:“ 阎伯屿 为 袁州 ,时征役烦重。”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九:“船长、船员及工作较烦重的水手,则每年有四星期的休养例假。”
《漢語大詞典》:重累
亦作“ 重絫 ”。 沉重的累赘。 宋 苏轼 《与萧朝奉书》:“贱官重累,敢望矜恤。”《花月痕》第四六回:“席散后, 肇受 、 碧桃 各奉老母,就也出城,万帆竞掛,説是向 海门 而去,如许重累,竟一夕拔宅,奇不奇呢?”
亦作“ 重絫 ”。
(1).犹重迭。相同的东西层层相积。形容多。《汉书·郊祀志下》:“ 大 尤尊盛,至妻公主,爵位重絫,震动海内。” 颜师古 注:“絫,古累字。”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三一:“餘七地狱,在无间上,重累而住。” 清 戴名世 《响雪亭记》:“每雨后,人立石梁上相语輒不得闻,重累扶栈上石梯,以次至亭上耳语。”
(2).指重复。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先王建万国,虽其详未可得而究,然分疆划界,各有土境,则非重累覊绊之体也。” 唐 韩愈 《答侯继书》:“僕虽欲重累其辞,谅无居足下之意外者,故絶意不为。”
《漢語大詞典》:身重
有身孕
中医称感觉肢体沉重,行动不便的症状
《漢語大詞典》:沈滞(沈滯)
亦作“沉滞”。
(1).积滞;郁积。国语·周语下:“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加以迹少愆累,心无沉滞,故得耳。”
(2).犹隐退。《楚辞·九辩》:“愿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后汉书·崔駰传:“故英人乘斯时也,犹逸禽之赴深林,蝱蚋之趣大沛,胡为嘿嘿而久沉滞也?”后汉书·崔駰传:“子笑我之沉滞,吾亦病子屑屑而不已也。”
(3).指仕宦久不迁升。 汉 王充 论衡·状留:“遵礼蹈絶,修身守节,在下不汲汲,故有沉滞之留。” 三国 魏 曹操 《与王脩书》:“将言前后百选,輒不用之,而使此君沉滞冶官。”晋书·陈寿传:“﹝ 寿 ﹞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 蜀 平,坐是沉滞者累年。” 刘师培 《废兵废财论》:“盖一切之威力,均生于财。同一作宦,富者可以躋升,而贫者终身沉滞。”
(4).泛指长期处于某种状况;停滞。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八:“效法 日本 其实是间接效法 欧 美 ,更具体地说:便是在暗默间想怎样把 中国 数千年沉滞着的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5).拖延时日;耽搁。后汉书·袁安传:“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事以议从,策以众定……君何尤而深谢?”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生与 韶华 曰:‘我有手书一缄,烦汝送 琼 ,幸勿沉滞。’”
(6).滞留;淹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道人异事:“我亦以子沉滞人间,未能远引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身是幽魂,沉滞於此,不闻读书声者,百餘年矣。”
(7).滞重,不灵便。吕氏春秋·情欲:“筋骨沉滞,血脉壅塞。”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绝顶聪明,然而他给予人的却是那么一种沉滞的懒怠之感。”《花城》1981年第5期:“下班了,我拖着沉滞的步子,经过隔壁门口。”
(8).谓疾病沉重,经久不愈。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吾今疾在沉滞,性命无常。”《隋书·炀帝纪上》:“今岁耆老赴集者,可於近郡处置,年七十以上,疾患沉滞,不堪居职,即给赐帛,送还本郡。”
《漢語大詞典》:重压(重壓)
谓沉重的压力或负担。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将给读者一种‘重压之感’的作品,却特地竭力抽掉了。” 巴金 《在门槛上》:“我已经把我肩膀上多年来的黑暗的重压摔掉了。” 茅盾 《子夜》一:“四小姐 蕙芳 像是摆脱了什么重压似的松一口气。”
《漢語大詞典》:重荷
(1).负荷重物。新唐书·张建封传:“是时宦者主宫市……大率与直十不偿一,又邀閽闥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
(2).沉重的负荷。 巴金 《沉默集·丹东的悲哀》:“充满了活力的巨大身躯,居然负载了这样的重荷。”
《國語辭典》:下坠(下墜)  拼音:xià zhuì
1.向下坠落。《文选。嵇康。琴赋》:「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
2.腹部沉重,似要大便的感觉。《西游记》第二七回:「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
《國語辭典》:病笃(病篤)  拼音:bìng dǔ
病情沉重。《史记。卷七三。白起王剪列传。白起》:「秦王闻之,怒,彊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三国演义》第二回:「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
《国语辞典》:沉郁(沉郁)  拼音:chén yù
1.深沉蕴积。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海上名山之旨,沉郁澹雅之思。」《红楼梦》第四九回:「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
2.沉重郁闷。唐。韦应物〈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诗:「感此穷秋气,沉郁命友生。」唐。李益〈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诗:「怆怀非外至,沉郁自中肠。」
《國語辭典》:苦力  拼音:kǔ lì
1.劳力、竭力。南朝梁。江淹 自序传:「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
2.初是洋人称华人劳工而言。为英语coolie的音译。现泛指专门出卖劳力维生的工人。《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老爷外头的那些个小物件,是我想要装在一个大傢伙里,叫苦力挑了去倒妥当。」
《漢語大詞典》:苦役
艰苦沉重的劳役。百喻经·诈称眼盲喻:“自坏其目,用避苦役。” 唐 柳宗元 《封建论》:“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诗案》:“湖上筑新堤,赤子僉嗟苦役。”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一章:“最初一年,他逃跑了两次,都被抓了回去,一场毒打之后,照样被迫从事无休止的苦役。”
《漢語大詞典》:疾笃(疾篤)
病势沉重。东观汉记·吴汉传:“ 汉 疾篤,车驾亲临,问所欲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不幸疾篤,死在旦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父母疾篤,医虽贱虽少,则涕泣而拜之,以求哀也。”清史稿·裕宪亲王福全传:“﹝上﹞巡塞外,闻 福全 疾篤,命诸皇子还京师。”
《國語辭典》:重担(重擔)  拼音:zhòng dàn
沉重的担子。比喻繁重的责任。《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倘有一差两误,将来回去,柳升当不起这个重担。」也作「重负」。
《國語辭典》:绵惙(綿惙)  拼音:mián chuò
病势垂危。《魏书。卷二一。献文六王传上。广陵王羽传》:「叔翻沉疴绵惙,遂有辰岁,我每为深忧,恐其不振。」
《漢語大詞典》:病沈
指多病瘦损的 沈约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则为你彩笔题诗,迴文织锦……折倒得鬢似愁 潘 ,腰如病 沈 。”
病势沉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俺小姐送得人如此,又着我去动问,送药方儿去,越着他病沉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