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26,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汤浇雪
孟婆汤
礜石汤
大汤
釜汤
合汤
锅汤
术汤
面汤
面汤
汤盏
汤元
汤引
汤显祖
汤日
《国语辞典》:汤浇雪(汤浇雪)  拼音:tāng jiāo xuě
汤,热水。汤浇雪比喻事情容易解决。《南史。卷二三。王诞传》:「超宗去郡,与莹交恶,还都就懋求书属莹求一吏,曰:『丈人一旨,如汤浇雪耳。』」
《国语辞典》:孟婆汤(孟婆汤)  拼音:mèng pó tāng
传说中女神孟婆所制,采取俗世药物,合成似酒非酒的一种药汤。诸鬼魂转世投胎前,喝了此汤后,便忘记前生各事。也称为「马虎汤」、「迷魂汤」。
《漢語大詞典》:礜石汤(礜石湯)
指温泉。 唐 李贺 《堂堂》诗:“ 华清 源中礜石汤,徘徊白凤随君王。” 王琦 汇解:“礜石性热,置水瓮中则水不冰,故 驪山 之温泉,古人以为下有礜石所致。”
分類:温泉汇解
《骈字类编》:大汤(大汤)
汉书天文志填星四星若合是为大汤注晋灼曰汤犹荡涤也
《骈字类编》:釜汤(釜汤)
悦生随抄唐传载云时有鬻茶之家陶为陆羽之像置于炀器之间云宜茶足利也因目曰茶神有交易则以茶祭之无则以釜汤沃之
《漢語大詞典》:合汤(合湯)
调制汤药。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华佗 ﹞晓养性之术……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分類:调制汤药
《高级汉语词典》:锅汤  拼音:guō tāng
熟煮肉块、蔬菜或植物后,在锅中留下的液体
《骈字类编》:术汤(术汤)
洛阳要记陈宛盛其居止厕上以术汤沐手
《國語辭典》:面汤(面湯)  拼音:miàn tāng
洗脸水。《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正在迷恋之际,恰值丫鬟送面水叩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董天然两个早起来,打点面汤早饭,整齐等著。」也作「面水」。
《國語辭典》:面汤(麵湯)  拼音:miàn tāng
煮过面条的水。
《漢語大詞典》:面汤(麪湯)
1.方言。汤面。加作料带汤的面条。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面条子:“伤寒论云‘食以索饼。’今医书则谓之汤麪,又谓之麪汤。”
2.煮过面条的水。
《漢語大詞典》:汤盏(湯盞)
热水杯。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谈资·妓对》:“有郡丞席上作对,属云:‘酒热不须汤盏汤。’一妓对曰:‘厅凉无用扇车扇。’”
分類:热水
《漢語大詞典》:汤元(湯元)
即汤圆。 晓立 《节序、风格和艺术》:“这些曾使我童年沉醉着迷的节日的欢乐,今天却保留得非常非常之少了,留下的,不过是元旦的假期和一些口腹的享受:汤元、粽子、月饼。” 克非 《春潮急》二九:“这天早晨,一般人家都只草草率率吃了些面条,有的人--像 蚱蜢老汉 、 铁鸡公 那样的老古板人家,则吃汤元。”参见“ 汤圆 ”。
分類:汤圆
《國語辭典》:汤圆(湯圓)  拼音:tāng yuán
一种以糯米所制成的食品。由糯米粉揉制成圆团状,分有馅、无馅两种。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汤圆》:「一曰汤团,北方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然实常年有之。屑米为粉以制之。……有甜咸各馅,亦有无馅者,曰『实心汤圆』。」也称为「汤团」。
《漢語大詞典》:汤引(湯引)
药引子。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火失剌把都:“火失剌把都者, 回回 田地所产药也。其形如木鱉子而小,可治一百二十种证,每证有汤引。”
《國語辭典》:汤显祖(湯顯祖)  拼音:tāng xiǎn zǔ
人名。(西元1550~1617)明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主事,以批评朝政贬官,后罢官归里,专事写作,诗宗香山、眉山,文学南丰、临川,尤精戏曲,其代表作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四种,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种曲,作品词句典丽生动,排场取材亦颇佳妙,对后世影响甚大。有玉茗堂集传世。
《骈字类编》:汤日(汤日)
北史魏收传收以子侄年少申以戒厉著枕中篇曰挟汤日而谓寒包溪壑而未足源不清而流浊表不端而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