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缁点(緇點)
污染。北史·甄琛传:“ 李凭 朋附 赵脩 ,是亲是仗,緇点皇风,尘鄙正化,此而不纠,将何以肃整阿諛,奬厉忠概?”
分類:污染
《國語辭典》:尘埃(塵埃)  拼音:chén āi
1.飞扬的灰土。《礼记。曲礼上》:「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大宋宣和遗事。利集》:「六月初一日,时盛暑,行沙渍中,每风起,尘埃如雾,面目皆昏,又乏水泉。」也称为「尘土」。
2.尘俗。《淮南子。俶真》:「芒然仿佯于尘埃之外,而消摇于无事之业。」《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3.比喻社会的低下阶层。《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有一个梁夫人,能于尘埃中识拔韩世忠。」《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可不是餔啜之徒,感仁兄一饭,盖因我辈钱财轻,义气重,仁兄若非尘埃之中,深知小可,一个素不相识之人,如何肯欣然款纳?」
《國語辭典》:净土(淨土)  拼音:jìng tǔ
佛国为清净无浊之地,故称为「净土」。如西方极乐世界即阿弥陀佛净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乐天一生精究内典,勤脩上乘之业,一心超脱轮回,往生净土。」
《漢語大詞典》:烟痕(煙痕)
亦作“烟痕”。
(1).淡烟薄雾。 清 汪煚 《秦淮秋柳》诗之二:“拂地西风起 白门 ,几枝寒碧衬烟痕。”《花月痕》第十一回:“又值夕阳西下,暮靄微生,花气空濛,烟痕淡沱, 小岑 等三人游 秋萃堂 去了。”
(2).指香炉烟缕。 高燮 《卷窝吟》:“吟啸一炉香,静对烟痕裊。”
(3).谓鸦片膏污染的痕迹。《黑籍冤魂》第十七回:“那烟具真要好笑,一支毛竹的烟枪,装个极粗恶的烟斗,烟痕堆积,也看不清是铜的、瓦的、窰货的。”《黑籍冤魂》第二一回:“斯是烟室,惟烟气馨。烟痕黏手黑,灰色透皮青。”
《國語辭典》:尘污(塵汙)  拼音:chén wū
为尘垢所污染。唐。项斯 山友赠藓花冠诗:「尘污出华发,惭君青藓冠。」《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分付拿出一套新衣服来与舅舅穿了,换下身上尘污的旧衣。」
《漢語大詞典》:清耳
(1).静耳。谓专心倾听。 汉 班固 《答宾戏》:“若乃 牙 旷 清耳於管絃, 离娄 眇目於毫分。”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一:“是以轮匠肆目,不乏 奚仲 之妙;瞽叟清耳,而无 伶伦 之察。”
(2).犹净耳。表示不愿意让污浊的话语污染耳朵。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虽能独断,必博纳乎芻蕘;虽务含弘,必清耳於浸润。” 宋 周密 《澄怀录》卷上:“公尝出玉磬尺餘……客有谈及猥俗之事语者,则急起击玉数声,曰:‘聊代清耳。’” 宋 岳飞 《题翠岩寺》:“忠义必期清耳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國語辭典》:染污(染汙)  拼音:rǎn wū
使原先洁净的沾有污点或变成肮脏。也称为「垢染」。
《漢語大詞典》:受污
受污染。《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然则曷用枣栗云乎,腶脩云乎” 汉 何休 注:“玉取其至清而不自蔽其恶,洁白而不受污。”新唐书·卓行传·何蕃:“初, 朱泚 反,诸生将从乱, 蕃 正色叱不听,故六馆之士无受污者。”
《漢語大詞典》:尘秽(塵穢)
(1).犹污秽。后汉书·列女传·班昭:“盥浣尘秽,服饰鲜絜,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为妇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取香美豉,别以冷水,淘去尘秽。”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 露西 ﹞一面笑说:‘来,来,念出来让我们听听,让我也洗一洗行旅的尘秽’。”
(2).污染,沾污。三国志·魏志·卫臻传“子 烈 嗣”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烈 二弟 京 楷 ,皆二千石。 楷 子 权 …… 权 作 左思 《吴都赋》敍及注。敍粗有文辞,至於为注,了无所发明,直为尘秽纸墨,不合传写也。”《魏书·释老志》:“其於污染真行,尘秽练僧,薰蕕同器,不亦甚歟!”
(3).用作谦词。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自以为废滞潦倒,不復以文字有闻於人矣;曾不知好事者,抉摘蒭芜,尘秽尊重。”
《漢語大詞典》:泥涴
为尘土污染。比喻流落风尘。《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泥涴犹悽惨,瓶空更寂寥。叶浓阴自厚,蒂密子偏饶。”
《漢語大詞典》:尘点(塵點)
亦作“ 尘玷 ”。 污染,玷辱。后汉书·杨震传:“阿母 王圣 ……外交属託,扰乱天下,损辱清朝,尘点日月。”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元叹 穆远,神和形检,如彼白珪,质无尘玷。” 唐 怀素 《自叙》:“鱼牋绢素,多所尘点。”
分類:污染玷辱
《國語辭典》:污损(汙損)  拼音:wū sǔn
弄脏、损坏。如:「别把借来的书给污损了。」
《漢語大詞典》:尘蠹(塵蠹)
被尘土污染,蠹虫蛀坏。形容陈旧破烂。新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皇后吴氏:“后入謁, 玄宗 见不悦,因幸其宫,顾廷宇不汛扫,乐器尘蠹。” 宋 张耒 《夏日》诗之二:“满案诗书尘蠹甚,故应疏懒过炎蒸。”
《國語辭典》:公害  拼音:gōng hài
因人为因素,致破坏生存环境,损害国民健康或有危害之虞者。如:「工厂任意排放废水,已成为重大的环境公害。」
《漢語大詞典》:尘坋(塵坋)
灰尘污染。仪礼·聘礼“宰夫内拂几三” 汉 郑玄 注:“内拂几,不欲尘坋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