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九流  拼音:jiǔ liú
1.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江河的许多支流。唐。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诗:「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國語辭典》:九品  拼音:jiǔ pǐn
1.旧时官秩分九等,称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唐。韩愈〈上宰相书〉:「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
2.九卿。《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
3.泛指九个等级。《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顾欢传》:「仙变成真,真变成神,或谓之圣,各有九品。」
《國語辭典》:乘流  拼音:chéng liú
1.顺著水流。《文选。枚乘。七发》:「汨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
2.利用江河、水流。《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今吴、蜀二贼,非徒自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
《國語辭典》:乱流(亂流)  拼音:luàn liú
1.气象学上指大气当中局部性的不稳定运动,包括涡流及气流的垂直运动,会在瞬间产生极为紊乱的起伏变化。
2.不循常道的流动。唐。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3.横渡江河。南朝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4.乱逆之辈、奸佞小人。《楚辞。屈原。離骚》:「固亂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國語辭典》:交流  拼音:jiāo liú
1.江河汇合而流。汉。班昭〈东征赋〉:「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唐。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2.一齐流下。《三国演义》第二○回:「董承览毕,涕泪交流,一夜寝不能寐。」《红楼梦》第一○五回:「贾母没有听完,便吓得涕泪交流,连话也说不出来。」
3.来来往往。宋。陆游 晚步江上诗:「山林独往吾何恨,车马交流渠自忙。」
4.相互来往,彼此影响。如:「现代通讯设备发达,文化交流更形容易。」
《漢語大詞典》:蜀江
蜀郡 境内的江河。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一:“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 江春水拍山流。” 宋 黄庭坚 《定风波》词:“及至重阳天也霽,催醉, 鬼门关 外 蜀 江前。” 清 唐甄 潜书·利才:“天下之险,莫如 蜀 江,莫如沧海。”
《國語辭典》:逝川  拼音:shì chuān
逝去的流水。比喻逝去的时间事物。南朝宋。鲍照〈松柏篇〉:「东海迸逝川,西山导落晖。」唐。温庭筠 苏武庙诗:「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國語辭典》:潮水  拼音:cháo shuǐ
受潮汐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流。隋。炀帝〈春江花月夜〉诗:「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三国演义》第四七回:「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國語辭典》:滥觞(濫觴)  拼音:làn shāng
1.水流发源的地方。因其水量非常浅小,而仅能浮起一个酒杯,故称为「滥觞」。《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文选。郭璞。江赋》:「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
2.比喻事物的开端、起源。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虽诗体未全,然略是五言之滥觞也。」
《國語辭典》:流澌  拼音:liú sī
1.江河解冻时随水流动的冰块。《楚辞。屈原。九歌。河伯》:「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汉。刘歆〈遂初赋〉:「慨原泉之淩阴,激流澌之漻泪兮。」
2.流水。唐。元稹〈江陵梦〉诗三首之一:「寂默深想像,泪下如流澌。」
《國語辭典》:沙洲  拼音:shā zhōu
江海滨或河流中由沙砾淤积而成的地形。
《國語辭典》:水源  拼音:shuǐ yuán
1.河流发源的地方。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唐。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2.灌溉用水或饮用水等的来源。
《國語辭典》:治水  拼音:zhì shuǐ
疏理水道,消除水患。《孟子。告子下》:「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漢語大詞典》:分水
以江河作为地区的分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临沅县 与 沅南县 分水。”
《國語辭典》:引水  拼音:yǐn shuǐ
1.导引水流。《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唐。韩愈〈招杨之罘〉诗:「洒扫县中居,引水经竹间。」
2.船舶进出港口或在江河、内海一定区域内航行时,经由熟悉航道的人员或有驾驶船舶经验的人引领进出,以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也称为「引航」。
《漢語大詞典》:过水(過水)
(1).越过江河。 唐 杜甫 《即事》诗:“黄鶯过水翻迴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宋 翁卷 《初晴道中》诗:“依山知有寺,过水恨无船。”
(2).亵语。指男女交合。 明 冯梦龙 《万事足·巧计进妾》:“只听得语低低,声细细,帐儿摇,牀儿响,一会颠狂,借车过水,美不可量。”
(3).让水通过。 何士光 《种包穀的老人》:“太阳西斜,离落山还有好长一阵,还能从坡下那一块过水丘里,舀起来好几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