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扬雄吐凤(扬雄吐凤)  拼音:yáng xióng tǔ fèng
汉代扬雄在写《太玄经》时,梦吐凤凰在《太玄经》上。典出《西京杂记》卷二。后称颂人的才华或文笔优美。
《国语辞典》:一经之训(一经之训)  拼音:yī jīng zhī xùn
汉朝韦贤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等经书,为邹鲁大儒,其子多为官,四子玄成更以明经而位至丞相,当时邹鲁有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见《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后用以比喻留给子孙财富,不如传以圣人典籍。
《国语辞典》:一饭之恩(一饭之恩)  拼音:yī fàn zhī ēn
汉朝韩信年少时贫困,遇漂母赠饭疗饥。后封为楚王,以千金酬谢漂母的恩惠。典出《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用一饭之恩形容受人微小的恩惠。《薛仁贵征辽事略》:「古人言蒙一饭之恩尚杀身为报,今总管赐御粉,此匹夫不谢而去。」《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的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
《国语辞典》:砖画(砖画)  拼音:zhuān huà
一种盛行于汉代的绘画技术。在砖块上刻绘图形作为装饰。多嵌于墓中,以追念先人。砖的形状及图象组合依所在位置而异。如位于门楣或梁的部分采长方形,山形墙则采三角形。洛阳附近八里台及四川均曾发掘此类画砖出土。也称为「画象砖」、「画像砖」。
《国语辞典》:画像石(画像石)  拼音:huà xiàng shí
盛行于汉代的画像雕刻艺术品。在砌筑祠堂、墓室的石块上绘画摹刻,作为装饰。内容包含历史人物、神仙故事、生活实况。结构有力,造型质朴,以山东肥城孝堂山祠最为著名。
《国语辞典》:画像砖(画像砖)  拼音:huà xiàng zhuān
盛行于汉代的绘画雕刻艺术。在砖块上刻绘图形,做为装饰。线条生动质朴,题材由帝王神灵扩及社会各阶层的实际生活和民间故事,多嵌于墓中,以追念先人。四川、山东、河南等地发现较多。也称为「画象砖」、「砖画」。
《国语辞典》:画象砖(画象砖)  拼音:huà xiàng zhuān
盛行于汉代的绘画雕刻艺术。在砖块上刻绘图形,作为装饰。多嵌于墓室中,以追念先人。位于门楣或梁的部分采长方形,山形墙部分则采三角形。也称为「画像砖」、「砖画」。
《国语辞典》:彩砖(彩砖)  拼音:cǎi zhuān
施以彩绘的砖刻。汉代即有此种工艺品的制作。
《国语辞典》:报任安书(报任安书)  拼音:bào rén ān shū
文章名。汉代司马迁答覆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司马迁在文中极力剖陈自己因李陵事而受腐刑之辱,而忍辱不死,全为完成《史记》;并反覆表白不能进言的苦衷。文气抑郁愤懑,充满情感,甚为动人,故能传颂千古。
《国语辞典》:柏台乌府(柏台乌府)  拼音:bó tái wū fǔ
汉代朱博为御史大夫,府中种植柏树,常有野乌栖于其上,因而称御史台为「柏台乌府」。也称为「柏府」、「柏台」。
《国语辞典》:骠骑将军(骠骑将军)  拼音:piào jì jiāng jūn
职官名。汉代对将军的称号。位于三公之下,秩禄同大将军。后罢,三国魏复设之。金、元以后废。《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三国演义》第二回:「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简称为「骠骑」。
《国语辞典》:伯俞泣杖  拼音:bó yú qì zhàng
汉朝韩伯俞受母责打,由母亲打人时的力气感受到母亲体力衰弱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比喻孝顺。《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伯俞泣杖,因母之老。」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国语辞典》:董生下帷  拼音:dǒng shēng xià wéi
汉代名儒董仲舒教授弟子时,放下帷幕讲诵,三年不窥视园圃。典出《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后遂用董生下帷比喻非常专注于学术传授。
《国语辞典》:陈蕃一室(陈蕃一室)  拼音:chén fán yī shì
汉朝陈蕃十五岁时,尝閒居一室,却不愿洒扫待客,尝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典出《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后以陈蕃一室指閒居的生活。
《国语辞典》:不疑诬金(不疑诬金)  拼音:bù yí wú jīn
汉代直不疑被诬告盗金的事。见《汉书。卷四六。直不疑传》。
分类:诬告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