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分类词汇(续上)
声纽
犬犹儿
三点水
三匡栏
甲骨文
简化汉字
借换
零声母
《國語辭典》:声纽(聲紐)  拼音:shēng niǔ
声韵学中指声母的旧称。如帮、滂、并、明等。
《國語辭典》:声母(聲母)  拼音:shēng mǔ
1.对韵母而言,指标声的字母。如国语注音符号的ㄅ、ㄆ、ㄇ、ㄈ等。也称为「辅音」、「子音」。
2.形声字的声符,常为形成诸形声字读音之母,故称为「声母」。如仑为伦、沦、崙、纶、轮诸字的声母。
《漢語大詞典》:犬犹儿(犬猶兒)
汉字偏旁名称。通称“反犬旁”。例字如“狂”、“犹”、“独”等。
分類:汉字偏旁
《漢語大詞典》:三点水(三點水)
汉字偏旁,形状为“氵”。如“江、河、沐、浴”等字的左边部分。
《漢語大詞典》:三匡栏(三匡欄)
汉字偏旁名。形状为“匚”,如“匡”、“匠”、“匣”、“匪”等字的外围部分。
《國語辭典》:甲骨文  拼音:jiǎ gǔ wén
商代人占卜时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陆续发现,为中国有实物可證的最早文字。也称为「卜辞」、「龟甲文字」、「契文」、「贞卜文字」、「殷契」、「殷墟卜辞」、「殷墟书契」、「殷墟文字」。
《國語辭典》:简化汉字(簡化漢字)  拼音:jiǎn huà hàn zì
1.中共文字改革工作之一。将笔画多的字改为笔画少的,并将写法多的字统一只用一种写法。
2.经简化所产生的汉字。
《漢語大詞典》:借换
(1).向人借贷。《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这 阎婆 无钱津送……又没借换处。正在这里走头没路的。只见押司打从这里过来,以此老身与这 阎婆 赶来。望押司可怜见他则个,作成一具棺材。”
(2).汉字书法。为结体美观而省并变换笔划或移易偏旁位置,称为“借换”。
《國語辭典》:零声母(零聲母)  拼音:líng shēng mǔ
汉字音节中没有辅音,而以元音开头的字音,称为「零声母」。如饿、爱、恩等字音,都属于零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