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乐贤(樂賢)
《诗·小雅·南有嘉鱼序》:“《南有嘉鱼》,乐与贤也。” 郑玄 笺:“乐得贤者,与共立於朝,相燕乐也。”后因以“乐贤”谓乐于求贤。《宋书·文帝纪》:“朕寐寤乐贤,为日已久,而则哲难阶,明扬莫効。” 唐 皇甫湜 《明分》:“故君子指人之过为嫉恶,誉人之善为乐贤。”
分類:求贤
《漢語大詞典》:分餐
(1).相传 周公 求贤殷切,热心接待来客,以至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见《史记·鲁周公世家》。后因以“輟洗分餐”形容殷勤待士的心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 雍丘 令 董生 ,仰餘徽於千载,遵茂美於絶代,命县人 长照 为文,用章不朽之德,其略云:輟洗分餐,諮谋帝猷。”
(2).亦作“ 分飡 ”。谓输粮赈民。《宋书·孝义传·徐耕》:“ 元嘉 二十一年,大旱民飢, 耕 诣县陈辞曰:‘今年亢旱,禾稼不登……志欲自竭,义存分飡,今以千斛,助官賑贷。’”
(3).一人一份饭菜,分别进餐。《光明日报》1985.7.27:“在家庭里实行分餐,一人一份饭菜,还可以培养儿童不挑食、独立做完一件事的好习惯。”
(2).亦作“ 分飡 ”。谓输粮赈民。《宋书·孝义传·徐耕》:“ 元嘉 二十一年,大旱民飢, 耕 诣县陈辞曰:‘今年亢旱,禾稼不登……志欲自竭,义存分飡,今以千斛,助官賑贷。’”
(3).一人一份饭菜,分别进餐。《光明日报》1985.7.27:“在家庭里实行分餐,一人一份饭菜,还可以培养儿童不挑食、独立做完一件事的好习惯。”
《漢語大詞典》:访贤(訪賢)
访求贤能之士。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褒 汉 藩之治民,并访贤以招明。”《南史·梁纪上·武帝上》:“庚午,詔分遣内侍,周省四方,观政听謡,访贤举滞。” 刘绍棠 《渔火》第三章三:“反正他有求于 姚将军 ,必然再来 渭水 访贤。”
《國語辭典》:捉发(捉髮) 拼音:zhuō fǎ
以手握发。形容非常急迫,来不及束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叔孙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國語辭典》:握发(握髮) 拼音:wò fǎ
比喻急于接待贤士。参见「握发吐哺」条。《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蔡邕倒屣以迎宾,周公握发而待士。」
《國語辭典》:一沐三捉发(一沐三捉髮) 拼音:yī mù sān zhuō fǎ
比喻求贤心切。参见「握发吐哺」条。《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漢語大詞典》:一饭三吐哺(一飯三吐哺)
谓一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喻求贤殷切。《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 戒 伯禽 曰:‘我 文王 之子, 武王 之弟, 成王 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 鲁 ,慎勿以国骄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干王恩高量广,不以初交见嫌,不以触犯见罪,虽兴 周 之 姬旦 ,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髮,无以过也。”参见“ 一沐三捉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