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喷射气流(喷射气流)  拼音:pēn shè qì liú
大气层内相对强风集中的一狭窄气流。今专指中纬度西风带内近似水平最大风速的喷射气流。
《国语辞典》:舌根鼻音  拼音:shé gēn bí yīn
舌根关闭气流通往口腔的通道,改从鼻腔发出的声音。如英语音标中的〔ŋ〕。
《国语辞典》:舌尖鼻音  拼音:shé jiān bí yīn
气流在口腔内,受到舌尖和上齿龈的阻碍,而由鼻腔逸出所发出的声音。如注音符号中的ㄋ。
《国语辞典》:舌尖边音(舌尖边音)  拼音:shé jiān biān yīn
气流在口腔内,因舌尖上升与上齿龈接触而受阻,改由舌边间隙流出所发出的声音。如注音符号中的ㄌ。
《国语辞典》:舌尖后音(舌尖后音)  拼音:shé jiān hòu yīn
气流受舌面前部和前硬颚的阻碍所发出的声音。如注音符号中的ㄓ、ㄔ、ㄕ、ㄖ。也称为「捲舌音」、「翘舌音」。
《国语辞典》:舌尖前音  拼音:shé jiān qián yīn
气流因舌尖和牙齿的阻碍所发出的声音。如注音符号中的ㄗ、ㄘ、ㄙ。
《国语辞典》:舌面后音(舌面后音)  拼音:shé miàn hòu yīn
气流受舌根最后部与软颚的阻碍,所发出的声音。如注音符号中的ㄍ、ㄎ、ㄏ。也称为「舌根音」。
《国语辞典》:高压回流(高压回流)  拼音:gāo yā huí liú
高气压从陆地向海面移动时,依顺时钟方向向外旋出气流,为经过地区带来温暖而潮湿的空气,使气温明显上升或生成浓雾,称为「高压回流」。
《国语辞典》:热力性紊流(热力性紊流)  拼音:rè lì xìng wèn liú
一种气流垂直对流作用。当不同强度的气流到某个高度时发生冲撞混合的现象,即称为「热力性紊流」。在高空发生此种现象时,靠近地面的污染物可藉这股力量向高空疏散,但当热力乱流极强时,会对飞航安全造成威胁。
《国语辞典》:破裂摩擦音  拼音:pò liè mó cā yīn
一种辅音发音方法。发音时气流通道阻塞,骤然除阻,气流持续摩擦声道所形成的声音。如国音中的ㄐ、ㄑ。也称为「闭塞摩擦音」、「塞擦音」。
《国语辞典》:夏季季风(夏季季风)  拼音:xià jì jì fēng
夏季时,低气压笼罩大陆内部,海洋湿润的气流向大陆流动,此时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因而带来丰沛的雨量,称为「夏季季风」。
《国语辞典》:边擦音(边擦音)  拼音:biān cā yīn
发音时,舌头中间的通道阻塞,气流由舌头两边徐徐摩擦而出所产生的音,称为「边擦音」。
《国语辞典》:喉塞音  拼音:hóu sè yīn
语言学上指声门紧闭、塞住气流后,突然打开时所产生的辅音。如云南玉溪方言中,由中古音见母演变的(ㄕ)声母。
《国语辞典》:地形雨  拼音:dì xíng yǔ
气流因受到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雨。常发生在山脉的迎风坡。
《国语辞典》:导流板(导流板)  拼音:dǎo liú bǎn
装置于汽车后方或货车车头上方,具有导顺气流、稳定车身、减少行车时风的阻力兼具美观作用的结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