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气性(氣性)  拼音:qì xìng
1.性情、脾气。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既是他不肯招你儿子,教我怎好招你老人家。」《红楼梦》第三二回:「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2.禀性、气质。《抱朴子。外篇。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汉。王充《论衡。无形》:「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性不均,则于体不同。」
《漢語大詞典》:使气性(使氣性)
谓发脾气。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他使弊倖,使气性,见无钱,踏着陌儿行,推我在这陷人坑。”
分類:发脾气
《漢語大詞典》:火气性(火氣性)
易发怒的脾性。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若不是灌的来十分酩酊,怎按住他一场火气性。”
《国语辞典》:没气性(没气性)  拼音:méi qì xìng
没定性、没主见。《红楼梦》第二○回:「凤姐向贾环道:『你也是个没气性的。』」
分类:定性主见
《國語辭典》:气血(氣血)  拼音:qì xuè
中医指人体内的气和血。《抱朴子。内篇。勤求》:「夫人生,先受精神于天地,后禀气血于父母。」《红楼梦》第六七回:「况且姑娘这病,原是忧虑过度,伤了气血。」
《國語辭典》:气血方刚(氣血方剛)  拼音:qì xuè fāng gāng
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参见「血气方刚」条。《孤本元明杂剧。伊尹耕莘。头折》:「莫张皇,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著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强武壮。」
《漢語大詞典》:气重(氣重)
气性大。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折:“贤弟,你也忒气重了些。”
分類:气性性大
《國語辭典》:禀气(稟氣)  拼音:bǐng qì
1.承受天地自然之气。《宋书。卷六七。列传。谢灵运》:「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或异。」
2.人先天的体质。晋。王献之杂帖〉:「薄冷,足下沉痼已经岁日,岂宜触此寒耶处?人生禀气,各有攸处,想示消息。」
分類:天赋气性
《漢語大詞典》:烈气(烈氣)
(1).指太阳的炽热之气。 汉 王充 论衡·言毒:“夫毒,太阳之热气也……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枯,唾鸟鸟坠。巫咸能以祝延人之疾、愈人之祸者,生於 江 南,含烈气也。” 三国 魏 曹植 《橘赋》:“禀太阳之烈气,嘉杲月之休光。” 赵幼文 校注:“烈气,即炎热之气。”
(2).谓气性刚直。后汉书·郭太传:“ 果 感悔,叩头谢负,遂改节自勑,后以烈气闻。”晋书·李雄载记:“﹝ 李雄 ﹞少以烈气闻,每周旋乡里,识达之士皆器重之。”
《國語辭典》:发火(發火)  拼音:fā huǒ
1.起火。《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黄)盖放诸船,同时发火。」
2.枪炮击发。如:「扳机虽然扣了,却没发火,看来这把手枪发生故障了。」
3.动怒、发脾气。如:「别惹他发火。」
《漢語大詞典》:躁气(躁氣)
(1).指浮躁的气质。 唐 孟郊 《石淙》诗:“输去虽有恨,躁气一何颠。”
(2).指气性浮躁。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吴中时医:“服其药者輒见杀,而名不少损,盖小效归其功,大害委于命,一任其轻心躁气,不惜以身命尝者,踵相接也。”
(3).方言。犹怒气。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我是惹发不得的,我一发起躁气来,哼,皇帝老子都会不认得。” 周立波 《山乡巨变》五:“ 张桂贞 看他全然不问家里的冷暖,时常整天不落屋,柴不砍,水也不挑了,只想发躁气,跟他吵闹。”
《漢語大詞典》:强气(强氣)
桀骜不驯的气性。《孔子家语·好生》:“君子而强气,则不得其死;小人而强气,则刑戮荐蓁。”《水浒传》第八三回:“虽是你强气未灭,使不的旧时性格。”
《漢語大詞典》:气褊(氣褊)
谓气性偏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 公干 气褊,故言壮而情骇。”
分類:气性偏狭
《國語辭典》:严气正性(嚴氣正性)  拼音:yán qì zhèng xìng
刚正不挠。《后汉书。卷七○。孔融传》:「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国语辞典》:固氮菌  拼音:gù dàn jùn
真细菌目,多属固氮菌科或根瘤菌科的好气性圆形短杆菌。生存于土壤中,或与植物共生,能吸收空气中游离的氮气,使变成对植物有益的氮化合物,在农业上颇为重要。
《国语辞典》:巴氏杆菌(巴氏杆菌)  拼音:bā shì gǎn jùn
真细菌目小杆菌科的一属,菌体小,好气性,卵圆形或杆状革兰氏阴性、发酵性的微小杆菌。寄生在哺乳类及鸟类中,肺与血液等均会发现,可引起败血症或呼吸道感染等病症。由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Pasteur)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