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3,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鼓怒
争气
风暴
骄气
畅然
淩厉
理气
气魄
沈鸷
文势
格力
横厉
卷席
薰灼
雄盛
《漢語大詞典》:鼓怒
(1).形容事物鼓荡激动,气势很盛。文选·郭璞〈江赋〉:“激逸势以前驱,乃鼓怒而作涛。” 张铣 注:“言潮水激疾之势,先於平水而前走,则相鼓击怒而作波涛也。” 唐 岑参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 赤亭 多飘风,鼓怒不可当。”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大水:“其日将暮,见暴水自 龙门川 北下,有如决江海,鼓怒之间,殷若雷震。”
(2).鼓足怒气。 唐 张说 《进巂州斗羊表》:“却鼓怒以作气,前躑躅以奋击。”
《國語辭典》:争气(爭氣)  拼音:zhēng qì
积极上进,争取荣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女婿不争气,没长进。」《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或者像老三、老二候选个县官,也与祖宗争气,我们脸上也有光辉!」
《國語辭典》:风暴(風暴)  拼音:fēng bào
1.大风大雨,具有破坏力的恶劣天气。如:「风暴之后,总是带来严重的灾情与损失。」
2.比喻情势猛烈且影响深远的事件。如:「经过这次政治风暴,造成了人心的不安和社会的动乱。」
《國語辭典》:骄气(驕氣)  拼音:jiāo qì
傲慢之气。《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后汉书。卷七○。荀彧传》:「袁绍既兼河朔之地,有骄气。」
《國語辭典》:畅然(暢然)  拼音:chàng rán
欢欣的样子。《庄子。则阳》:「旧国旧都,望之畅然。」《儒林外史》第八回:「看老世台这等襟怀高旷,尊大人所以得畅然挂冠。」
《漢語大詞典》:淩厉(淩厲)
1.凌空高飞;升腾直上。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鮋鰕踊悦於泥泞,赤螭凌厉乎高冥。” 唐 李德裕 《凤凰赋》:“畏采毛之摧落,不凌厉而奋飞。”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
2.形容气势猛烈逼人。三国志·魏志·贾翊传“ 太祖 不从,军遂无利”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至于 赤壁 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 宋 朱淑真 《白菊》诗:“回旋秋色漙清露,凌厉西风紫嫩霜。” 明 宋濂 《诸子辩》:“﹝ 庄子 ﹞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下上星辰而莫测其所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文气凌厉,词意婉和。”
3.犹严肃,严厉。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黄忠端公:“吾乡 黄石斋 先生为千古伟人,初不知其生前如何风采,余曾得其《待漏图》画像,则恂恂道貌,靄然可亲,絶无一毫凌厉气概。”
4.犹锋利。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尔来时局迁移,战术大变,前此骑射火器,凌厉无前,今则芻狗弁髦,一无所用。”
《國語辭典》:理气(理氣)  拼音:lǐ qì
1.调理呼吸。《文选。潘岳。笙赋》:「援鸣笙而将吹,先嗢哕以理气。」
2.文章的义理与气势。明。宋濂〈故灊峰先生府君墓志铭〉:「其学以圣贤为宗,其文以理气为主,其行以忠信为本。」
3.理与气,为性理学用语。理是事物的条理或准则,气则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
4.中医上使用有行气解郁、补中益气等作用的药物,来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等病的方法。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宾退杂识》:「螃蟹石七两,一匣,治肚疼,保心理气,去毒火。」
5.专以星象方位定吉凶的堪舆家称为「理气」。
《國語辭典》:气魄(氣魄)  拼音:qì pò
1.气概、魄力。《朱子语类。卷五二。孟子。公孙丑上之上》:「人若有气魄,方做得事成。」《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小弟二十年前,在扬州得见高老先生,那时高老先生还未曾高发,那一段非凡气魄,小弟便知道后来必是朝廷的柱石。」
2.气势、气派。唐。张魏宾〈唐故太原郡王处士墓志铭〉:「峰峦礧岿,气魄联绵。」《儒林外史》四七回:「他家虽然官员多,气魄大,但是我老头子说话,他也还信我一两句。」
3.精神气色。《聊斋志异。卷四。续黄粱》:「疏上,曾闻之,气魄悚骇,如饮冰水。」
《漢語大詞典》:沈鸷(沈鷙)
亦作“沉鷙”。
(1).深沉勇猛。新唐书·李光弼传赞:“ 李光弼 生戎虏之绪,沉鷙有守。”宋史·杨存中传:“ 存中 魁梧沉鷙。”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 燕蓟 ﹞土厚水深,博大爽塏。其人沉鷙材勇。” 清 钮琇 觚賸·圆圆:“ 延陵将军 美丰姿,善骑射,躯干不甚伟硕,而勇力絶人,沉鷙多谋。”
(2).指阴沉厉害。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有五十五岁,鬓发已经斑白,带着椭圆形的金边眼镜,一对沉鸷的眼睛在底下闪铄着。”
(3).指诗文气势沉雄。 清 吴骞 拜经楼诗话卷一:“七言律浑坚沉鷙中,易畅易动。”
《漢語大詞典》:文势(文勢)
文章的气势。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韩欧文语:“ 欧公 文势,大抵化 韩 语也。” 金 王若虚 《〈孟子〉辨惑》:“予以文势观之,语皆不安,中间或有脱误,未可为断然之説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统观诸家之作,其文势句法,判然在目。”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人之辞而省曰字例:“孟子书如此者尤多……‘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句上皆无‘曰’字,文势易见,故省之也。”
分類:文章气势
《國語辭典》:格力  拼音:gé lì
诗文的格调、气势。唐。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然以为律体卑痹,格力不扬,苟无姿态,则陷流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國語辭典》:横厉(橫厲)  拼音:hèng lì
纵横凌厉。形容气势威猛。《汉书。卷六○。杜周传》:「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欲以熏轑天下。」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七上。滇游日记六》:「时罡风横厉,欲捲人掷向空中,余手粘足踞,幸不为舍身者,几希矣。」
《漢語大詞典》:卷席(捲席)
翻卷席子。多形容气势凶猛,像卷席子一样将全部事物卷走。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一旦义旗举,中原如捲席。”《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始皇 吞噬似长蛇,智力威雄实可夸。 魏国 山河如捲席,风前飞絮雨中花。” 毛泽东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 苍茫 闽 山碧。横扫千军如捲席。”
象卷席子,把东西全部卷进去。喻迅猛急骤。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人民革命军,狂潮如卷席。”
《漢語大詞典》:薰灼
(1).用烟、火熏烤。稗海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堂内烟火薰灼,烹爨甚鲜。”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宿生盲报:“亟呼左右,取束藳周其身,以火薰灼其目。”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盖贼用以作炊者。石受薰灼,左侧黔黑,而文字无恙。”
(2).比喻以气势凌人。陈书·皇后传论:“於是 张 孔 之势,薰灼四方,大臣执政,亦从风而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数年之间,聚贿千万。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右僕射,一时薰灼无比。” 清 薛福成 《书〈明史·熹宗懿安张皇后传〉后》:“当 客 魏 权燄薰灼,屡以宫中法绳 客氏 。”
《漢語大詞典》:雄盛
(1).雄壮强盛。晋书·石勒载记上:“ 石将军 英才儁拔,士马雄盛。” 宋 范仲淹 《答窃议书》:“故兵力雄盛,武功盖世。”
(2).谓富庶兴盛。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邑居雄盛,人物殷全。” 唐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谐噱》:“一客论及天下地理,谓四坐曰:‘海内州郡何处最为雄盛?’”
(3).形容气势宏伟。 宋 王安石 《和吴冲卿鸦树石屏》:“君诗雄盛付君手,云此非人乃天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