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跌宕昭彰  拼音:dié dàng zhāo zhāng
文章的气势放纵不拘,文意鲜明。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集序:「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國語辭典》:凑胆子(湊膽子)  拼音:còu dǎn zi
北方方言。指聚合许多人以壮气势。如:「人多也许不一定有帮助,但凑胆子总可以吧!」
《國語辭典》:气吞山河(氣吞山河)  拼音:qì tūn shān hé
气势能吞没高山大河,形容气魄很大。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也作「气吞河山」。
《漢語大詞典》:气壮胆粗(氣壯膽粗)
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她的那点聪明本不在 何玉凤 以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 何玉凤 来的气壮胆粗。”
《國語辭典》:气壮理直(氣壯理直)  拼音:qì zhuàng lǐ zhí
理由正大充分,则气盛而无所畏惧。如:「若我们没做错事,大可以气壮理直,怕他作啥?」也作「理直气壮」。
《國語辭典》:气壮山河(氣壯山河)  拼音:qì zhuàng shān hé
形容气势如高山大河般雄壮豪迈。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三二出:「生离死别何足虑,但愿得早旋旌旆,气壮山河金戈挽落晖。」也作「气壮河山」。
《國語辭典》:气冲霄汉(氣沖霄漢)  拼音:qì chōng xiāo hàn
气势充盛,直上云霄。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气冲霄汉,命不济枉长叹。」
《國語辭典》:气贯长虹(氣貫長虹)  拼音:qì guàn cháng hóng
形容气势旺盛,能贯穿长虹。如:「他冲锋陷阵,气贯长虹,锐不可当。」
《漢語大詞典》:秋风扫叶(秋風掃葉)
比喻威力大、气势猛。《醒世恒言·白玉孃忍苦成夫》:“﹝ 程万里 ﹞每日间见 元 兵所过,残灭如秋风扫叶,心中暗暗悲痛,正是:寧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亦作“ 秋风扫落叶 ”。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秋风扫落叶,铁军声威立。”
《國語辭典》:派头(派頭)  拼音:pài tóu
1.人的言行显现出来的气势。如:「派头十足」。《歧路灯》第九四回:「一传十,十传百,都说谭大老爷与绍闻是本家兄弟,某日还要到萧墙街来贺喜,这个派头就大了。」
2.希望、指望。《红楼梦》第六回:「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漢語大詞典》:馁荏(餒荏)
气势柔弱,不强硬。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 海 ( 海瑞 )之再出也,年力已惫,渐不及抚南畿时,诸辨疏亦稍馁荏。”
《漢語大詞典》:蟠天际地(蟠天際地)
谓从天到地无所不在。亦用以形容气势博大。语本庄子·刻意:“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於天,下蟠於地。” 成玄英 疏:“下蟠薄於厚地,上际逮於玄天。”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卫灵公篇十七:“岂如 双峰 ( 饶泰 )所云‘蟠天际地,何待人弘’也哉?” 清 龚自珍 《京师春尽夕吴舍人》诗:“蟠天际地能几时,万恨沉埋向谁咎?”亦省作“ 蟠际 ”。 元 柳贯 《过大野泽》诗:“渟涵就深广,蟠际渺西东。”
《漢語大詞典》:十二级台风(十二級颱風)
强台风。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 艾青 《在浪尖上》诗:“ 韩志雄 经受了烈火的锻炼,经受了十二级台风的考验,是属于伟大时代的青年,是政治风暴浪尖上的海燕。”
《國語辭典》:盛气凌人(盛氣凌人)  拼音:shèng qì líng rén
用傲慢的气势压迫别人。《元诗纪事。卷八。赵孟頫。讥留梦炎诗》:「论事厉声色,盛气凌人,若好己胜者,刚直太过,故多怨焉。」也作「盛气临人」。
《漢語大詞典》:声势汹汹(聲勢洶洶)
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次日,果有狐兵大至;或骑或步,或弓或弩,马嘶人沸,声势汹汹。”亦作“ 声势汹汹 ”。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文盲们不大懂得他的议论,但看见声势汹汹,知道一定是反对的意思,也只好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