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丙烯
化学式ch3chch2。无色可燃气体。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氧化、加成、聚合等反应。由异丙醇经催化脱水而成。工业上也可由石油热解气体而成。为有机合成基本原料,可制丙酮、丙烯醛、甘油等。
《國語辭典》:查理定律  拼音:chá lǐ dìng lǜ
Charles'law
西元一七八七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Jacques Alexandre César Charles)所提出的定律。指在高温低压下,若压力一定,则气体温度每增加摄氏一度,体积将增加摄氏零度时之体积的1/273.15倍。
《國語辭典》:嗳气(噯氣)  拼音:ài qì
是将胃中的空气从嘴排出的动作,发出的声音较打嗝的声音低沉而缓长。通常是因吞入太多空气或饱餐后胃内过于鼓胀,经由嗳气释放空气而减少腹胀。
《國語辭典》:氨水  拼音:ān shuǐ
氨气溶于水的溶液,无色,有臭味,具弱碱性。液态,呈碱性反应,能导电。氨水稀释后可当作清洁剂或急救用的嗅剂,可供制冰、作肥料及医治虫螫等用,在工业上的用途极为广泛。也称为「阿摩尼亚水」。
《漢語大詞典》:爆鸣(爆鳴)
气体遇到火焰爆炸,发出声响。
《漢語大詞典》: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如乙炔的爆炸极限为2.5%~80%(体积百分比),即乙炔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2.5%或高于80%都不能燃烧或爆炸。
《國語辭典》:大气圈(大氣圈)  拼音:dà qì quān
包围在地球四周的一层空气。参见「大气层」条。
《國語辭典》:大气污染(大氣汙染)  拼音:dà qì wū rǎn
大气中含有非自然大气所应有的污染物质。如有害气体或灰尘超过一定浓度时,即造成大气污染。一般的污染源来自工厂、汽车的废气排放。
《漢語大詞典》:电离
液体或气体的原子或分子受到高能粒子的撞击、射线的照射等作用而变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离子
电解质在溶液中由于溶剂极性分子的吸引形成离子
《漢語大詞典》:电弧(電弧)
两电极接近到一定距离时通过气体产生的持续放电。电弧能产生高温和强光,用于照明、焊接和炼钢等。
《漢語大詞典》:电子器件
在真空、气体或固体中,利用和控制电子运动规律而制成的器件。分为电真空器件、充气管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在模拟电路中作整流、放大、调制、振荡、变频、锁相、控制、相关等用;在数字电路中作采样、限幅、逻辑、存储、计数、延迟等用。充气管器件主要作整流、稳压和显示之用。固态电子器件如集成电路。
《漢語大詞典》:碘化氢
化学式hi。无色、不易燃烧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不稳定,在高温下分解成氢和碘。极易溶于水,水溶液称“氢碘酸”。在铂石棉催化下,由碘蒸气和氢气反应合成而得。用以制氢碘酸、有机碘化物和染料等。
《國語辭典》:催泪弹(催淚彈)  拼音:cuī lèi dàn
一种在爆炸后能产生特殊气体以刺激眼睛流泪不止的炮弹。
《漢語大詞典》:磁流体发电
将热离子气体或液态金属等高温导电流体高速通过强磁场而直接产生电动势,把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方式。具有效率高、起动快、环境污染少、结构简单等特点,但涉及科学技术的面较广。可用作脉冲电源等大功率电源。
《漢語大詞典》:钎焊(釺焊)
焊接方法的一种。利用熔点较焊件为低的焊料(填充金属)和焊件连接处一同加热(用加热炉、气体火焰、电烙铁、电流等),焊料熔化后,渗入并填满连接处间隙而达到连接(焊件未经熔化)。钎焊时为了造成牢固的连接,通常须在连接处加焊剂,以保护金属表面和焊料在加热时不受氧化并去除氧化物,借以提高焊料对焊件的渗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