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闹元宵(鬧元宵)
民间风俗。农历正月十五,击鼓鸣锣,通宵张灯,供人玩赏。相传始于 汉 ,后世相沿不衰,内容更丰富。是夕吃喝玩赏,热闹非凡,故称“闹元宵”。 元 王德信 《北西厢记·斋坛闹会》:“老的少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 李瑛 《正月十五》诗:“正月十五春风高,家家闹元宵。” 袁鹰 《一声绣金匾》:“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参见“ 元宵 ”。
《國語辭典》:元宵 拼音:yuán xiāo
1.元宵节的简称。参见「元宵节」条。
2.将馅放在铺有糯米粉的竹篮上,再用双手摇晃竹篮,使糯米粉均匀的黏在馅上,如此重复数次而制成的球形食品,称为「元宵」。为元宵节的应时食品。
《漢語大詞典》:义租(義租)
封建时代向民间征收的额外租粮。
《宋书·柳元景传》:“ 元景 方督义租,并上驴马,以为运粮之计。”
《隋书·食货志》:“率人一牀,调绢一疋,绵八两,凡十斤绵中,折一斤作丝,垦租二石,义租五斗。奴婢各准良人之半。牛调二尺,垦租一斗,义租五升。垦租送臺,义租纳郡,以备水旱。”
《国语辞典》:冯魁(冯魁) 拼音:féng kuí
宋元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茶商。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却则为三千张茶引,嫁了冯魁。」
《国语辞典》:西游记(西游记) 拼音:xī yóu jì
书名:(1)明吴承恩作,一百回。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并参考话本、杂剧和有关神话传说写成。叙述孙悟空自大闹天宫后,和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降魔伏妖,经八十一难,终成正果。(2)元李志常作。记其师长春真人丘处机旅行西域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巷咏(巷詠)
民间歌谣。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序》:“兹编载方言巷咏、嘻笑琐屑之事,然略经点染便成至文。”
《国语辞典》:下元节(下元节) 拼音:xià yuán jié
阴历十月十五日,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简称为「下元」。道教以下元节为水官解除厄运而举行普度仪式,民间亦在此时祭拜祖先、神灵以祈求福祉。也称为「下元日」。
《国语辞典》:祭灶神 拼音:jì zào shén
五祀之一。古于夏祭,汉改腊祭,民间则习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贿赂灶神在天帝面前多加美言,以求来年的好运。也称为「祭灶」、「祀灶」。
《国语辞典》:梁祝 拼音:liáng zhù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合称。为民间传说中殉情故事的典型人物。参见「梁山伯祝英台」条。
《漢語大詞典》:杂曲(雜曲)
乐府歌曲名。大多为 汉 至 南北朝 时民间作品。
《南齐书·王僧虔传》:“朝廷礼乐多违正典,民间竞造新声杂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桂华》杂曲,丽而不经;
《赤雁》羣篇,靡而非典。”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一》 宋 郭茂倩 题解:“杂曲者,歷代有之。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或宴游欢乐之所发,或忧愁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悲伤之怀,或言征战行役之苦;或缘於佛 老 ,或出自夷虞,兼收并载,故总谓之杂曲。”
《國語辭典》:迎紫姑 拼音:yíng zǐ gū
一种民间习俗。紫姑,原为侍妾,因大妇悍妒而于元宵节自杀。后人便在元宵节前夕或元宵夜,用衣衫披在扫帚上当作紫姑,在厕所或猪栏边持咒以迎紫姑降临。此时可以问些能用数目字回答的问题。多为村妇的游戏。
《國語辭典》:紫姑 拼音:zǐ gū
传说中的神仙名。本为妾侍,为大妇所嫉,常罚以厕秽等劳役,正月十五日死。世人于此日用饭箕或乾草做成人偶,供为厕神,占卜诸事。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一。异事》:「旧俗,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宋。
欧阳修 〈〉词:「应卜紫姑神,问归期,相思望断。」也称为「箕姑」、「厕神」。
《國語辭典》:洪门(洪門) 拼音:hóng mén
明末清初所创立的秘密组织。「天地会」传说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因为会员都「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所以称作「天地会」,是清代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又称作「三合会」。又因为此会尊崇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洪武」,所以又称「洪门」。参见「洪帮」条。
《國語辭典》:洪帮(洪幫) 拼音:hóng bāng
明末清初时所创立的帮会。哥老会的一派,为民间秘密组织。以倡导民族革命,反清复明为志事。也称为「洪门」、「红帮」。
《漢語大詞典》:刀客
(1). 清 末 陕西 民间秘密团体。因会员经常佩带长约三尺、宽约二寸的关山刀子,故称。相传创立于 清 咸丰 五年(1855年)以前。其成员多属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及其他城市劳动人民和游民,长期秘密活动于 渭河 两岸和 潼关 以西、 西安 以东地区,反抗封建压迫剥削。辛亥革命时期,不少成员接受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成为 陕西 光复的重要力量。后流为军阀爪牙。
(2). 民国 初年亦称土匪为刀客。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四:“ 黎伥 这个狗入的,不怪人都说他是刀客。” 姚雪垠 《长夜》二七:“那班夜聚明散的零星刀客,都不敢得罪 薛岗 和 茨园 。”原注:“ 民国 初年的土匪还称刀客,后来土匪不再用刀作武器,刀客的名字也渐渐不再用了。”
《漢語大詞典》:对脉(對脈)
旧时宫中称医者切脉为对脉,后亦通行于民间。 唐 令狐澄
《大中遗事》:“ 唐 宫中以诊脉为对脉。”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宣宗 微疾,召医工 梁新 对脉。”原注:“禁中以诊脉为对脉。”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在 上饶 ,属其室病,呼医对脉。”
《漢語大詞典》:春设(春設)
唐 时民间的迎春仪式。 唐
白居易 《和春深》之四:“戎装拜春设,左握宝刀斜。”
《太平广记》卷一八二引 唐 无名氏
《玉泉子·赵琮》:“一日,军中高会,州郡谓之春设者,大将家相率列棚以观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家里撞着迎春日子,军中高会,百戯施呈, 唐 时名为‘春设’。”
《國語辭典》:清商乐(清商樂) 拼音:qīng shāng yuè
乐曲名。中国东晋南北朝间(西元370~589),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伎乐的总称,亦名清商曲,隋唐时简称为「清乐」。主要用于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也用于宫廷元旦朝会、宴飨、祀神等活动。本汉魏以来中原旧调,因晋室播迁,流于江左。北魏南征,收采其音乐、伎人及江南吴歌、西曲等,总称为「清商乐」。也称为〈清商〉、〈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