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7,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库氏
蓝氏
门氏
薙氏
檀氏
五氏
赐氏
冶氏
狐氏
豢龙氏
帛氏
磬氏
萍氏
作氏
赵氏璧
《骈字类编》:库氏(库氏)
汉书王嘉传见仓氏下
《骈字类编》:蓝氏(蓝氏)
后汉书西域传大月氏国居蓝氏城西接安息四十九日行东去长史所居六千五百三十七里
《漢語大詞典》:门氏(門氏)
旧时女子出嫁后,常在自己姓氏前冠以夫姓,称某门某氏。一般门指夫姓,氏指父姓。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左一位的字是我父亲的官衔;右一位的字是我母亲的门氏。”
《高级汉语词典》:薙氏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管刈草之事
《骈字类编》:檀氏
礼记疏见檀弓下芋应璩与尚书诸郎书檀氏园葵菜繁茂藷蔗瓜 亦离离尚萌未知三生复何种植
《漢語大詞典》:五氏
同“ 五徵 ”。 《后汉书·李云传》:“得其人则五氏来备。” 李贤 注:“史记曰:‘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风、曰寒。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繁廡。’”
《漢語大詞典》:赐氏(賜氏)
古时贵者有氏,贱者无氏,有功则君主赐氏以示尊宠。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 陶唐氏 既衰,其后有 刘累 ,学扰龙于 豢龙氏 ,以事 孔甲 ,能饮食之。 夏后 嘉之,赐氏曰 御龙 ,以更 豕韦 之后。”
《漢語大詞典》:冶氏
犹冶工。周礼·考工记·冶氏:“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周礼·考工记·冶氏:“冶氏为杀矢,刃长寸,围寸,鋌十之,重三垸。”
《骈字类编》:狐氏
左传晋却至与周争鄇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郤至曰温吾故也故不敢失刘子单子曰襄王劳文公而赐之温狐氏阳氏先处之而后及子若治其故则王官之邑也子安得之晋侯使郤至弗敢争
《漢語大詞典》:豢龙氏(豢龍氏)
氏族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者畜龙,故国有 豢龙氏 ,有 御龙氏 。”参见“ 豢龙 ”。
分類:氏族
《漢語大詞典》:豢龙(豢龍)
(1).养龙。传说中本为氏名,亦借用为古官名。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以降露成池,蓄龙为圃。及乎 夏 代,世载绵絶,时有豢龙之官。” 清 钱谦益 《仙坛倡和诗》之六:“生尝畏世諳谈虎,术不逢时学豢龙。”
(2).古代名马。梁书·张率传:“风被之域,越险効珍,軨服乌号之骏,騊駼豢龙之名。”
《骈字类编》:帛氏
后赵录佛图澄天竺人也本姓帛氏
《骈字类编》:磬氏
周礼考工记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参分其股博去一以为鼓博参分其鼓博以其一为之厚
《漢語大詞典》:萍氏
古官名。周礼·秋官·萍氏:“萍氏,掌国之水禁,几酒,谨酒,禁川游者。”
《韵府拾遗 纸韵》:作氏
江淹文系神绪而作氏胤灵枝而启胄
《漢語大詞典》:赵氏璧(趙氏璧)
亦作“ 赵王璧 ”。 和氏 璧的别称。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自山中所得宝玉。 战国 时,为 赵惠文王 所得,故称。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 秦昭王 曾恃强遗书 赵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蔺相如 奉璧出使,终于完璧归 赵 。“赵氏璧”遂以著称,并常为后人诗文所道及。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 赵氏 璧,徒乖 魏王 瓠。”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十:“夸作天下珍,却哂 赵王 璧。” 清 孙枝蔚 《旅兴》诗:“贵若 赵氏 璧,富若 猗顿 囷。”亦省称“ 赵璧 ”。 唐 方干 《送陈端公》诗:“ 随 珠此去方酬德, 赵 璧当时误指瑕。”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并诗》:“篇终有意责 赵 璧,穷国恐误连城归。” 明 沈鲸《双珠记·珠传女信》:“看此物既着神奇,如 赵 璧有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