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白毫
毫光
毫毛
兔毫
援毫
玉毫
毫不
毫楮
毫无
吟毫
毫厘
摛毫
紫毫
宣毫
染毫
《國語辭典》:白毫  拼音:bái háo
大丈夫三十二相之一。相传佛陀的两眉间有白色的毫毛,右旋宛转。《经律异相》卷四:「太子有三十二相:一、体躯金色。二、顶有肉髻。三、其发绀青。四、眉间白毫。」
《漢語大詞典》:白毫相
如来 三十二相之一。佛教传说 世尊 眉间有白色毫毛,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名“白毫相”。《佛藏经下·了戒品九》:“ 如来 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於百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法华经句解·序品:“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亦省作“ 白毫 ”。 南朝 梁简文帝 《迦叶佛像铭》:“慧雨自垂,仁风永扇。照耀白毫,半容月面。” 唐 白居易 《画西方帧记》:“白毫大光,应念来感。”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灵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邂逅》:“倘然现白毫,仗诸品圆明照。”
《國語辭典》:毫光  拼音:háo guāng
如毫毛般四射的光线。《三国演义》第六回:「傍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
《國語辭典》:毫毛  拼音:háo máo
1.人类或鸟兽身上所生的细毛。《荀子。赋》:「精微乎毫毛,而大盈乎大寓。」
2.比喻极小或很少的部分。《庄子。山木》:「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二三十两是朝奉的毫毛,小人得了却一生一世受用不尽了。」
《國語辭典》:兔毫  拼音:tù háo
1.兔子的细毛。清。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类。紫毫》:「紫毫,笔之以兔毫制者,其锋尖利,作小楷尤宜。」
2.用兔毛制成的笔。后泛指笔。唐。罗隐 寄虔州薛大夫诗:「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漢語大詞典》:援毫
执笔。 唐 方干 《李侍御上虞别业》诗:“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之一:“援毫欲作衣冠表,盛事终当继八 萧 。” 明 刘基 《题仲山和尚群鱼图》诗:“上人安知身非鱼,援毫貌出态更殊。”
分類:执笔
《漢語大詞典》:玉毫
(1).指佛眉间白毫,佛教谓其有巨大神力。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金光絶见,玉毫遗覿。”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王琦 注:“《法华经》: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吒天。”
(2).指佛像。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缄匿玉毫,封印金掌。”
(3).白毛。 明 王世贞 《赵承旨天闲五马图歌》:“玉毫如霜落劲刷,俶儻暂摄归优游。”
《國語辭典》:毫不  拼音:háo bù
一点也不。《老残游记》第六回:「老残道:『毫不觉冷。我们从小儿不穿皮袍子的人,这棉袍子的力量恐怕比你们的狐皮还要暖和些呢。』」
分類:毫不
《漢語大詞典》:毫楮
指毛笔和纸。 宋 苏轼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之二:“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张氏夜奔吕星哥:“敢以悃诚,写於毫楮。”
分類:毛笔笔和
《国语辞典》:毫无(毫无)  拼音:háo wú
全无、丝毫没有。《红楼梦》第六七回:「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著;又有在虎邱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老残游记》第二回:「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
分类:毫无丝毫
《漢語大詞典》:吟毫
写诗的笔。 元 宋无 《垂虹亭秋日遣兴》诗:“吟毫醉蘸 吴江 水,写与骑鲸 李謫仙 。”
分類:写诗
《國語辭典》:毫釐  拼音:háo lí
极微小的数量。《抱朴子。外篇。疾谬》:「故毫釐之失,有千里之差。」《三国演义》第二九回:「贫道得之,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未曾取人毫釐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漢語大詞典》:摛毫
犹摛笔。 明 李东阳 《兆先赴试三河念之有作》诗:“摛毫出组製,把玩惊词林。”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内阁中书:“有谢友人贺啟云:‘鎩羽南宫,方笑中眉无勇;摛毫东掖,忽欣除目有名。’”
《國語辭典》:紫毫  拼音:zǐ háo
用深紫色兔毛制成的毛笔。笔锋尖细,可作小楷。
分類:紫色兔毛
《漢語大詞典》:宣毫
指 宣城 所产的毛笔。 唐 王建 《宫词》之七:“ 延英 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牀。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 薛书记 ﹞醒来乃作《十离》诗献府主:‘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牋纸上撒花琼。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 羲之 手裡擎。’”《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 娉娉 ﹞徐入生室,取宣毫,写絶句一首于生练裙上,投笔而去。”
分類:宣城毛笔
《漢語大詞典》:染毫
濡墨挥笔。指作诗、文、书、画等。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顾骏之:“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禹锡述旧言怀赠二君子》诗:“染毫东国素,濡印 锦溪 砂。” 清 姚鼐 《游赡园和香亭》诗:“暇日聊陈讌,临风一染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