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皮件  拼音:pí jiàn
毛皮或皮革制成的物件。如:「这家商店的皮件货色齐全,生意一向兴隆。」
《国语辞典》:貂皮大衣  拼音:diāo pí dà yī
貂的毛皮。可用来制作帽子、围巾、大衣等,非常温暖而名贵。
《国语辞典》:皮桶儿(皮桶儿)  拼音:pí tǒng ér
做衣料用的成件兽类毛皮。如:「妳喜欢这件皮桶儿吗?」也作「皮桶子」、「皮筒儿」。
《国语辞典》:皮筒儿(皮筒儿)  拼音:pí tǒng ér
1.做衣料用的成件兽类毛皮。如:「这件有豹纹的皮筒儿做成皮大衣,一定很好看。」也作「皮桶子」、「皮桶儿」。
2.泛指中空成圆筒状的东西。
《国语辞典》:皮制品(皮制品)  拼音:pí zhì pǐn
用毛皮或皮革做成的物品。如:「这个手提包是上好的皮制品,价钱很昂贵。」
《国语辞典》:卧兔儿(卧兔儿)  拼音:wò tù ér
用水獭、貂鼠等毛皮制成的额巾。用来系裹额头,可作装饰,也可禦寒。《金瓶梅》第一四回:「惟月娘是大红段子袄,青素绫披袄,沙绿䌷裙头,上带著䯼髻貂鼠卧兔儿。」也称为「貂覆额」。
《漢語大詞典》:反毳
反穿毛皮衣。旧称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为反毳者。 清 龚自珍 《说居庸关》:“使余生 赵宋 世,目尚不得覩 燕 赵 ,安得与反毳者相挝戏乎万山间?”
《漢語大詞典》:狐腿儿(狐腿兒)
称狐狸腿部的毛皮。可制裘,价颇昂。
分類:狐狸毛皮
《漢語大詞典》:狐袖
狐的毛皮制成的衣袖。指贵重的服饰。 明 方孝孺 《养素斋记》:“狐袖豹襦,烹肥膾腴……服食之侈也。”
《漢語大詞典》:狐肷
狐狸胸腹部和腋下的毛皮。红楼梦第四九回:“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妆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
《漢語大詞典》:狐襟貉袖
泛指毛皮制成的衣服。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之五:“狐襟貉袖腥復膻,昼披行兮夜披卧。毡帐时移无定居,日月长兮不可过。”
分類:毛皮衣服
《國語辭典》:集腋成裘  拼音:jí yì chéng qiú
狐狸腋下的皮毛虽不多,但聚集起来就可缝制成一件皮衣。语本《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比喻积少成多。《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如今弄多少是多少,也只好是『集腋成裘』了。」
《國語辭典》:貉绒(貉絨)  拼音:hé róng
去掉硬毛的貉皮,质地轻软。如:「貉绒大衣」。
《漢語大詞典》:皮褂
用毛皮做的上衣。
分類:毛皮上衣
《國語辭典》:皮货(皮貨)  拼音:pí huò
毛皮商品的总称。如皮包、皮箱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