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69,分28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比事
前比
愿比
比邱
比迹
比金
比舍
花比
伦比
孰比
比长
比量
比量
错比
公比
《漢語大詞典》:比事
(1).指排比史实。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孔颖达 疏:“比次褒贬之事,是比事也。”
(2).指连缀性质相同的事类以为比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其《三让公封》,理周辞要,引义比事,必得其偶。”
《骈字类编》:前比
宋史舆服志诏曰永惟受命之符当有一代之制而尚循秦旧六玺之用度越百年之久或未大备自天申命地不爱宝获金玉于异域得妙工于编氓八宝既成夐无前比殆天所授非人能为可以来年元日御大庆殿恭受八宝
《韵府拾遗 纸韵》:愿比(愿比)
郑愔诗愿比盘根应候荣
《國語辭典》:比邱  拼音:bǐ qiū
佛教用语。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为梵语bhikṣu的音译。《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法云寺》:「市东南有皇女台,汉大将军梁冀所造,犹高五尺馀,景明中,比邱道恒,立灵仙寺于其上。」也作「比丘」。
《國語辭典》:比丘  拼音:bǐ qiū
佛教用语。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为梵语bhikṣu的音译。《大宝积经》卷一:「譬如今世多闻比丘住阿兰若,或聚落中。」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释门大道要参修,开阐宗源老比丘。」也译作「比邱」、「苾刍」。
《國語辭典》:比迹(比跡)  拼音:bǐ jī
齐步、并驾。《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伏惟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踪虞妃,比迹任姒。」晋。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方骥齐镳,比迹同尘。」
分類:并驾彼此
《国语辞典》:比金  拼音:bǐ jīn
Menahem Begin
人名。以色列总理,西元一九七八年与埃及总统沙达特合得诺贝尔和平奖,一九七九年在美国协调下,与埃及签订和约,结束数十年敌对的态势,影响颇钜。
《國語辭典》:比舍  拼音:bì shè
邻舍。如:「闻比舍鸡鸣犬吠之声。」
《骈字类编》:花比
刘蒙菊谱序草木之有花浮冶而易坏凡天下轻脆难久之物者皆以花比之宜非正人达士坚操独行之所好也然余尝观屈原之为文香草龙凤以比忠正而菊与菌桂荃蕙兰芷江蓠同为所取又松者天下岁寒坚正之木也而陶渊明乃以松名配菊连语而称之
《國語辭典》:伦比(倫比)  拼音:lún bǐ
1.等第、次序。《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尚传》:「台阁则据官长能否之第,参以乡闾德行之次,拟其伦比,勿使偏颇。」
2.可相匹敌。唐。韩愈 论佛骨表:「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
《韵府拾遗 纸韵》:孰比
金史乐志闳休对天其隆孰比
《漢語大詞典》:比长(比長)
古代乡官名。 周 代五户居民为一比,有比长管理。周礼·地官·比长:“比长:各掌其比之治。五家相受,相和亲。有辠奇衺,则相反。”逸周书·大聚:“教芧与树艺,比长立职,与田畴皆通。”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周官》乡大夫之属:比长、閭胥、族师、党正,乡官也。”
《國語辭典》:比量  拼音:bǐ liàng
1.比试较量。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他每都恃著口强,便仪秦呵!怎敢比量!」
2.了解真理的三种方式之一。经由推论而了解真理称为「比量」。
分類:比量
《國語辭典》:比量  拼音:bǐ liang
不用尺而用其他物品大概的量一量。如:「师傅比量这间房子的大小。」
《漢語大詞典》:错比(錯比)
错综排列。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讚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
分類:错综排列
《国语辞典》:公比  拼音:gōng bǐ
等比级数中,任一项与其前项的比恒相等,则此相等的比值称为「公比」。如等比级数一、三、九、二十七等的公比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