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69,分285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比具
比邑
比照
偏比
它比
外比
俦比
比要
比尚
比仿
比法
翼比
诸比
精比
比落
《韵府拾遗 遇韵》:比具
周礼天官世妇疏世妇掌女宫之宿戒及祭祀比其具
《韵府拾遗 缉韵》:比邑
成公绥天地赋连城比邑深池高墉
《國語辭典》:比照  拼音:bǐ zhào
1.按照已有的格式或事例办理。如:「比照办理」。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五六七。兵部。保举》:「应比照捐班注销之例,准其将保案注销。」
2.比较对照。《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命州郡守倅结罪保明,比照字迹无伪,方许帘引注籍。」
《漢語大詞典》:偏比
偏袒亲近。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元年:“至於 李祥 ,老成篤实,非有偏比,盖众听所共孚者。”亦作“ 偏毗 ”。 梁启超 《新民说·论进步》:“彼其所谓利者,乃偏毗於最少数人之私利,而实则陷溺大多数人之公敌也。”
分類:偏袒亲近
《高级汉语词典》:它比
引他类比附
分类:它比
《高级汉语词典》:外比
外附,勾结外乱
《漢語大詞典》:俦比(儔比)
谓可与相比者。 唐 司空曙 《残莺百啭歌各赋一物》:“乃知众鸟非儔比,暮噪晨鸣倦人耳。”
分類:相比
《漢語大詞典》:比要
周 代统计人民户口及财产的簿籍。周礼·地官·小司徒:“及三年则大比,大比则受邦国之比要。” 郑玄 注:“大比,谓使天下更简閲民数及其财物也…… 郑司农 云:‘五家为比,故以比为名。今时八月案比是也。要,谓其簿。’”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不达古语而误解例:“比要者,大比之簿籍也。”
《漢語大詞典》:比尚
比配。 明 李贽 《寄京友书》:“想必有至富至贵,世间无一物可比尚者,故竭尽此生性命以图之。”
分類:比配
《國語辭典》:比仿  拼音:bǐ fǎng
用手指头模拟数字。如:「卖西瓜的妇人一面高声喊价,一面用手指比仿著:『一斤十块钱!』」
《漢語大詞典》:比法
亦作“ 比灋 ”。 核查统计户口财产的法令。周礼·地官·小司徒:“乃颁比灋于六乡之大夫,使各登其乡之众寡六畜车輦,辨其物,以岁时入其数,以施政教,行徵令。”尉缭子·原官:“好善罚恶,正比法,会计民之具也。”
《韵府拾遗 纸韵》:翼比
吴融诗翼秖思鹣比根长羡藕开
《漢語大詞典》:诸比(諸比)
天神名。《淮南子·墬形训》:“ 诸比 ,凉风之所生也。” 高诱 注:“ 诸比 ,天神也。”
《高级汉语词典》:精比
精纯细密
《漢語大詞典》:比落
邻近的村庄。
分類:邻近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