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比肩  拼音:bì jiān
1.并肩。如:「比肩兴国」、「他们两人比肩而行。」《淮南子。说山》:「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户。」《新唐书。卷一八一。列传。曹确》:「工商杂流,假使技出等夷,正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肩立、同坐食也。」
2.比喻地位或声望相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张、潘、左、陆,比肩诗衢。」晋。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子弟量才,比肩进取。」
3.比喻同辈的人。如兄弟、姊妹、妯娌。《金瓶梅》第六二回:「中年虽招贵夫,常有疾病,比肩不和,生子夭亡。」
4.一个接著一个。形容众多。《荀子。非相》:「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正纬》:「至于光武之世,笃信斯术,风化所及,学者比肩。」
《國語辭典》:比肩人  拼音:bì jiān rén
原指连体人,后用以形容形影不离的恩爱夫妻。《太平广记。卷八。陆东美》:「夫妻相重,寸步不离,时人号为『比肩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深院好栽连理树,重帏双护比肩人。」
《漢語大詞典》:比肩民
古代传说中半身之人,二体相合、相助而生。尔雅·释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 郭璞 注:“此即半体之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脚,亦犹鱼鸟之相合,更望备惊急。”
《国语辞典》:接踵比肩  拼音:jiē zhǒng bì jiān
形容人多,络绎不绝。唐。韦嗣立〈谏滥官疏〉:「今务进不避,侥倖者接踵比肩,布于文武之列。」
分类:络绎不绝
《国语辞典》:比肩而事  拼音:bì jiān ér shì
并肩共事。
分类:并肩共事
《国语辞典》:比肩皆是  拼音:bì jiān jiē shì
到处都是。《旧唐书。卷一○二。元行冲传》:「然雅达通博,不代而生,浮学守株,比肩皆是。众非难正,自古而然。」也作「比比皆是」。
分类:到处
《漢語大詞典》:比肩迭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漢語大詞典》:比肩迭踵
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漢語大詞典》:比肩叠迹(比肩疊跡)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唐 柳宗元 《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跡。”
《漢語大詞典》:比肩叠踵(比肩疊踵)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辽 沉 旧人,胜朝遗耉,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國語辭典》:比肩而立  拼音:bì jiān ér lì
肩并肩地靠立。比喻十分接近。《战国策。齐策三》:「寡人闻三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漢語大詞典》:比肩褂
坎肩。红楼梦第八回:“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半新不旧,看不自觉奢华。”
《國語辭典》:比肩继踵(比肩繼踵)  拼音:bì jiān jì zhǒng
踵,脚后跟。比肩继踵指肩并著肩,脚接著脚。形容人多而纷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也作「比肩随踵」。
分類:脚跟拥挤
《漢語大詞典》:比肩接踵
犹比肩继踵。 清 戴名世 《〈道墟图诗〉序》:“其间名臣鉅儒、魁奇俊伟豪杰不羣之士,比肩接踵而出。” 清 戴名世 《〈小学论选〉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漢語大詞典》:比肩连袂(比肩連袂)
肩膀相并,衣袖相连。形容连接不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恒山日记:“近则 龙山 西亘,支峯东连,若比肩连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