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25,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国母
公母
黎母
母临
母爱
胜母
依母
节母
主母
帝母
母养
家母
佛母
母儿
母钱
《國語辭典》:国母(國母)  拼音:guó mǔ
古代称天子的母亲。《宋史。卷四七九。列国世家二。西蜀孟昶传》:「所赐诏不名,仍呼昶母为国母。」也称为「国太」。
《漢語大詞典》:公母
雄雌的俗称。
分類:雄雌
《漢語大詞典》:黎母
(1). 黎 人之祖; 黎 人的老妪。 明 钱嶫 《悯黎咏》:“絶谷嶂 南海 ,深箐鬱苍翠。中有 黎 母居,伊人尚蒙昧。”
(2).见“ 黎母山 ”。
(3).即黎檬子。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五·贺州:“黎母汁二缾, 开宝 四年,準宣旨进。”参见“ 黎檬子 ”。
分類:老妪
《漢語大詞典》:黎母山
山名。在 海南省 中部, 五指山 的旧称。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蛮·黎:“ 海南 四郡坞土蛮也。坞直 雷州 ,由 徐闻 渡,半日至。坞之中有 黎母山 ,诸蛮环居四傍,号 黎 人。”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黎人》:“ 黎母山 高大而险,中有 五指 、 七指 之峰,生 黎 兽居其中,熟 黎 环之。” 清 陆次云 《峒溪纤志》:“相传太古之时,雷摄一卵至山中,遂生一女。岁久,有 交阯 蛮过海採香者,与之相合,遂生子女,是为 黎 人之祖。因名其山曰 黎母山 。”亦省称“ 黎山 ”、“ 黎母 ”。 宋 楼钥 《送万耕道帅琼管》:“ 黎山 千仞摩苍穹,顓顓独在大海中。” 清 陆次云 《峒溪纤志》:“生 黎 所居絶远,外人不能至其境至 黎母 之颠。”参阅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卷一二四引《平黎记》
《漢語大詞典》:黎檬子
亦作“ 黎朦 ”。亦作“ 黎朦子 ”。 水果名。柠檬之属。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花木·百子:“黎朦子,如大梅,復似小橘,味极酸。或云自南蕃来, 番禺 人多不用醯,专以此物调羹,其酸可知。又以蜜煎盐渍,暴乾收食之。”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黎檬子》:“黎檬子,一名宜母子,似橙而小,二三月熟,黄色,味极酸,孕妇肝虚,嗜之,故曰宜母。” 清 杭世骏 《黎朦》诗:“粤稽《桂海志》,是物为黎朦。”
分類:水果柠檬
《漢語大詞典》:母临(母臨)
谓以母仪照临。后汉书·皇后纪下·灵帝宋皇后:“ 宋皇后 亲与陛下共承宗庙,母临万国,歷年已久。” 唐 陆贽 《册淑妃王氏为皇后文》:“惟帝承天,惟后配帝;嗣续百代,母临万邦。”
分類:母仪照临
《國語辭典》:母爱(母愛)  拼音:mǔ ài
母亲对儿女的爱。如:「母爱是伟大的。」《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列传。中宗八女》:「内倚母爱,宠倾一朝,与安乐宜城二主、后媦郕国崇国夫人争任事,赇谒纷纭。」
《漢語大詞典》:胜母
古地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故县名 胜母 而 曾子 不入,邑号 朝歌 而 墨子 回车。” 司马贞 索隐:“《淮南子》盐铁论并云里名 胜母 , 曾子 不入,盖以名不顺故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昔者,邑号 朝歌 , 颜渊 不舍;里名 胜母 , 曾子 敛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请斩赵忠定:“故 胜母 之里不可入,迫人之驛不可居。”
《分类字锦》:依母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分类:
《漢語大詞典》:节母(節母)
犹节妇。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 婺源 之 大畈 汪 氏有节母楼,节母, 程克家 女,幼字 汪鸿阶 。 鸿阶 卒,节母年十五,未嫁也,欲身殉,父母泣戒之,则请诣夫家守贞。”参见“ 节妇 ”。
分類:节妇
《國語辭典》:节妇(節婦)  拼音:jié fù
夫死独守贞节不再嫁的妇人。晋。傅玄 秋胡行:「奈何秋胡,中道怀邪。美此节妇,高行巍峨。」
《國語辭典》:主母  拼音:zhǔ mǔ
1.古代妾对妻的称呼。《战国策。燕策一》:「妾一僵而弃酒,上以活主父,下以存主母也。」
2.旧时仆人对女主人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王家家僮们在县里打听消息,得知家主已在监中,唬得两耳雪白,奔回来报与主母。」《儒林外史》第五回:「黑压压的几十个人,都来磕了主人、主母的头。」
3.太后。《韩非子。亡徵》:「后妻淫乱,主母畜秽,外内混通,男女无别,是谓两主。」
《國語辭典》:主父  拼音:zhǔ fù
1.古代婢妾、仆役对男主人的称呼。《战国策。燕策一》:「妾知其为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唐。皇甫枚《王知古》:「主父近承天书赴阙,郎君复随计吏西征,此惟闺闱中人耳,岂可淹久乎?」
2.战国时赵武灵王让国于其子惠文王,自称「主父」。见《史记。卷四三。赵世家》。
3.复姓。赵武灵王号主父,其后支孙乃以之为氏。如汉朝有主父偃。
《漢語大詞典》:帝母
(1).帝王的母亲;国母。汉书·外戚传序:“ 汉 兴,因 秦 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
(2).指 西王母 。 明 王世贞 《寿吴封君九十其孙峻伯来请诗》:“露掌仙人饌,云盘 帝母 桃。”
《漢語大詞典》:母养(母養)
(1).抚育教养。汉书·外戚传上·孝宣王皇后:“上怜 许太子 蚤失母,几为 霍氏 所害,於是乃选后宫素谨慎而无子者,遂立 王倢伃 为皇后,令母养太子。”北史·后妃传上·文昭皇后:“ 冯昭仪 宠盛,密有母养帝心。”
(2).滋养。 宋 苏轼 《与孙运句书》:“脾能母养餘臟,故养生家谓之黄婆。”
《國語辭典》:家母  拼音:jiā mǔ
称谓。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家父做了宣德府理官,殁于任所,家母亦先亡了数年。」《红楼梦》第六八回:「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之事,皆由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也称为「家慈」。
《漢語大詞典》:佛母
(1).佛教名词。大乘佛教称“般若”(意为“智慧”)为诸佛之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佛母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 前蜀 贯休 《贺雨上王使君》诗之二:“玄妙久闻谈佛母,感通今日见神明。”原注:“公久与 东村 大愿和尚 谈般若。般若者,佛母也。”
(2). 释迦牟尼 之母,即 摩耶 夫人。或称佛之姨母 大爱道 。因 摩耶 夫人早逝, 释 尊自幼为姨母所鞠育。参阅《大爱道般泥洹经》
(3).佛从法生,故以法为佛母。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
《國語辭典》:母儿(母兒)  拼音:mǔ ér
基本条件,即俗说的本钱。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做子弟的有十个母儿:一家门,二生像,三吐谈,四串仗,五温和,六省傍,七博览,八歌唱,九枕席,十伴当。……八万四千傍门尽晓,才做得子弟,非同容易也呵!」
分類:模子标准
《國語辭典》:母钱(母錢)  拼音:mǔ qián
本钱、资本。《宋史。卷三一○。杜衍传》:「州郡阙母钱,愿出官帑助之。否则劝课之官,家至日见,亦奚益于事哉?」
分類:增殖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