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40,分116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瘐死
暍死
死争
惜死
死相
转死
下死
等死
不死方
乾死
怕死
灰死
死期
减死
赐死
《國語辭典》:瘐死  拼音:yǔ sǐ
囚犯因饥寒而死于狱中。今亦泛称因病死于狱中。《汉书。卷八。宣帝纪》:「今系者或以掠辜若饥寒瘐死狱中,何用心逆人道也!」
《國語辭典》:暍死  拼音:hè sǐ
因中暑而死。《汉书。卷六。武帝纪》:「夏,大旱,民多暍死。」
分類:中暑
《漢語大詞典》:死争
力争;拚死斗争。史记·宋微子世家:“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三国志·魏志·桓阶传:“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彊救,大王案六军以示餘力,何忧於败而欲自往?”
分類:力争斗争
《漢語大詞典》:惜死
(1).珍惜生命,不轻于死。吕氏春秋·长利:“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陈奇猷 校释:“惜死,係一专词,义谓爱惜其死,即不作无谓牺牲。”
(2).犹怕死。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子卿 视 陵 ,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新唐书·姚崇传:“臣非惜死,恐不益王。”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飞 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國語辭典》:死相  拼音:sǐ xiàng
1.骂人的话。如:「瞧瞧你这副死相,鬼见了你都怕。」
2.人死后的相貌。如:「张老太太生前乐善好施,故临终时面貌安详,死相庄严。」
《漢語大詞典》:转死(轉死)
死而弃尸。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民不幸罹旱疫,得免於转死;虽死,得无失歛埋,皆公力也。”
分類:弃尸
《漢語大詞典》:下死
犹拼命。红楼梦第一一九回:“ 王夫人 听了这话,便怔了半天,也不言语,便直挺挺的躺倒床上。亏得 彩云 等在后面扶着,下死的叫醒转来,哭着。”
分類:拼命
《国语辞典》:等死  拼音:děng sǐ
等待死亡。如:「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漢語大詞典》:不死方
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方。 唐 李白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客遇 王子乔 ,口传不死方。”
《国语辞典》:乾死  拼音:gān sǐ
枯萎,因缺乏水分而枯死。如:「久旱不雨,田里的作物全乾死了。」
《漢語大詞典》:怕死
害怕死亡。例如:一个怕死的人。
《漢語大詞典》:灰死
(1).火灰熄灭。史记·韩长孺列传:“ 蒙 狱吏 田甲 辱 安国 , 安国 曰:‘死灰独不復然乎?’”后因用以为典。 唐 骆宾王 《帝京篇》:“灰死 韩安国 ,罗伤 翟廷尉 。”
(2).火灰熄灭。《庄子·知北游》:“心若死灰。”谓心境枯寂不动。后因以“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 唐 白居易 《送兄弟回雪夜》诗:“对雪画残灰,残灯明復灭。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髮。”
(3).烧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北兵遇之,火起,亦数人灰死。”
(4).谓灰白无人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妇﹞徒跣而归,面色灰死。”
《國語辭典》:死期  拼音:sǐ qí
死亡的日期。《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既是死期已到,就同你走。」
《漢語大詞典》:减死(減死)
减免死刑。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四》:“﹝ 赵王 ﹞无藩国之义,减死可也,侯之过歟!”新唐书·胶东王道彦传:“詔减死,謫戍边。”元史·世祖纪六:“乙未,凡伪造宝钞、同情者并处死,分用者减死杖之。”
分類:减免死刑
《國語辭典》:赐死(賜死)  拼音:sì sǐ
皇帝命令臣下自杀。《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坐受枉法赃事,法当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