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枢(天樞)  拼音:tiān shū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一颗,在西方为大熊座α星。《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又魁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琁,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
《漢語大詞典》:神都
(1).犹神州。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又造百鍊刚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 吴 楚 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参见“ 神州 ”。
(2).犹言神京。谓京城。 南朝 宋 鲍照 《侍宴覆舟山》诗之一:“明辉烁神都,丽气冠华甸。” 唐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玄朔迴天步,神都忆帝车。” 唐 刘禹锡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诗:“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
(3).指 洛阳 。 唐 光宅 元年(公元684年) 武则天 定都 洛阳 。 洛阳 旧号 东都 ,至是改称 神都 ,即今 河南省 洛阳市 。 神龙 元年(公元705年)复称 东都 。参阅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四。
《國語辭典》:神州  拼音:shén zhōu
1.赤县神州的简称。参见「赤县神州」条。《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京都。宋。张元干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明。于谦〈出塞〉诗:「羽书捷奏上神州,喜动天颜宠数优。」
3.神仙居住的地方。
《国语辞典》:武后  拼音:wǔ hòu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参见「武则天」条。
《漢語大詞典》:神皇
(1).神灵。 三国 魏 曹植 《飞龙篇》:“我知真人,长跪问道,西登玉堂,金楼复道,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2).指帝王。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有意识地要利用折衷手段来消灭社会的进化,使神皇的位置得以子子孙孙继继承承。”
(3). 唐 武则天 的称号。旧唐书·则天皇后纪:“﹝ 垂拱 四年﹞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 圣母神皇 ……十二月己酉, 神皇 拜 洛水 ,受《天授圣图》,是日还宫。”
《漢語大詞典》:神岳(神嶽)
亦作“ 神岳 ”。
(1).对山岳的敬称,言其具有灵异。 三国 魏 曹植 《远游篇》:“灵鼇戴 方丈 ,神岳儼嵯峨。” 晋 傅玄 《正都赋》:“神岳双立,冈巖崟崟。”
(2). 唐 代 武则天 给 嵩山 的封号。旧唐书·礼仪志四:“﹝ 则天 ﹞又以 嵩山 与 洛水 接近,因改 嵩山 为 神岳 。”
《漢語大詞典》:投匦(投匭)
亦作“ 投匱 ”。
(1). 唐 武则天 时铸制铜匦四个,列置于朝堂上,受纳上书。见新唐书·百官志二。后以“投匭”谓臣民向皇帝上书。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千餘人復连表诣闕投匭,乞君以墨縗行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徐璧 ﹞尝作书万言,欲投匭,极言时政,无所讳避。”宋史·瀛国公纪:“命诸制司各举才堪将帅者十人,不限偏裨士卒,如不隶军中者,许投匱自荐。” 清 钱谦益 《狱中杂诗》之八:“书生何用怜文字,投匭於今厌草莱。”
(2).借指投票。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本 中国 乡举里选之制,参泰西投匭公举之法,以遴议员之才望。”
《漢語大詞典》:还笏(還笏)
(1). 唐高宗 将立 武则天 为后, 褚遂良 谏,帝不听。 遂良 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唐 唐彦谦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诗:“不听还笏諫,几覆缀旒祧。” 宋 陆游 《自嘲》诗:“独立未除还笏气,餘生犹待闔棺论。”
(2).致仕,辞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篋婴鳞疏。还笏退,不回顾。” 元 姚燧 《耶律钧赠官制》:“固求还笏,难断抗章。”
《漢語大詞典》:两台(兩臺)
(1).指 唐 武则天 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职官·两台
(2).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 清 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清 钮琇 觚賸续编·禅讽:“﹝寺僧 大汕 ﹞常攒眉而言两臺延召之频,三司应酬之密,六时并无暇逸。”
《漢語大詞典》:五郎
唐 武则天 宠臣 张易之 的称号。旧唐书·宋璟传:“当时朝列,皆以二 张 内宠,不名官,呼 易之 为 五郎 , 昌宗 为 六郎 。” 宋 苏轼 《次韵答刘泾》:“意行信足无沟坑,不识 五郎 呼作卿。”
《漢語大詞典》:二张(二張)
(1).指 隋 张虔威 与 张衡 。隋书·张虔威传:“ 开皇 初, 晋王 广 出镇 并州 ,盛选僚佐,以 虔威 为刑狱参军,累迁为属。 王 甚美其才,与 河内 张衡 俱见礼重, 晋邸 称为二 张 焉。”
(2).指 武则天 的男宠 张易之 、 张昌宗 兄弟。 唐 颜真卿 《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志除兇狡,廷劾二 张 。 天后 愕眙,百寮震惶。”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 魏元忠 以摧辱二 张 ,反为所搆。”
(3).指 宋 代的 张戬 、 张载 兄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张程学:“ 张戬 天祺 与其弟 载子厚 , 关中 人也, 关中 谓之二 张 。”
《國語辭典》:乾陵  拼音:qián líng
1.唐高宗的陵墓。位于陕西省乾县西北的梁山。
2.辽景宗的陵墓。位于辽宁省北镇县的医巫闾山。
《漢語大詞典》:窈娘
唐 武则天 时左司郎中 乔知之 婢。 窈娘 貌美,善歌。后为 武承嗣 所夺。 乔知之 愤痛成疾,作《绿珠篇》以讽。 窈娘 得诗,悲惋自杀。见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新唐书·外戚传·武承嗣。后借指美女。 清 金农 《兔垸之阴有野花色如退红每迎朝阳而开惜未及日昃则飘谢矣因成》诗之一:“暂沾朝露领朝阳,镜里朱颜似 窈娘 。”
《漢語大詞典》:醉骨
(1).指 唐 武则天 妒杀 高宗 后妃事。事见旧唐书·后妃传上·高宗废后王氏:“ 武后 知之,令人杖庶人及 萧氏 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瓮中,曰:‘令此二嫗骨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绛妃:“济恶以才,妬同醉骨;射人於暗,奸类含沙。”
(2).嗜酒者的尸骨。 金 刘从益 《过尉氏怀阮籍》诗:“万古留诗名,九原消醉骨。”
《国语辞典》:夺锦袍(夺锦袍)  拼音:duó jǐn páo
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的宴会上,因诗作得特别好,而得赐锦袍的故事。典出《新唐书。卷二○二。宋之问传》。后用来指受到宠赐,或称赞人文才出众。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國語辭典》:武媚  拼音:wǔ mèi
1.唐武则天的号。参见「武则天」条。
2.妩媚。汉。蔡邕〈青衣赋〉:「都冶武媚,卓铄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