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正辞(正辭)
(1).端正言辞。《易·繫辞下》:“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汉 蔡邕 《郭泰碑》:“若乃砥节礪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明史·左良玉传》:“ 良玉 疾已剧,至 九江 ,邀总督 袁 继咸 入舟中,袖中出密諭,云自皇太子,劫诸将盟, 继咸 正辞拒之。”
(2).正式文辞。《孔丛子·公仪》:“ 子思 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於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於礼,戎事必练於兵,田穀先晓於农,断讼务精於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
(3).正直、严正的言辞。《鹖冠子·能天》:“圣人知其所极,正辞者惠物者也。” 陆佃 注:“不詖、不淫、不邪、不遁,谓之正辞。”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訕之诛。遂使羣下结口,莫图正辞。”
(2).正式文辞。《孔丛子·公仪》:“ 子思 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於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於礼,戎事必练於兵,田穀先晓於农,断讼务精於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
(3).正直、严正的言辞。《鹖冠子·能天》:“圣人知其所极,正辞者惠物者也。” 陆佃 注:“不詖、不淫、不邪、不遁,谓之正辞。”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訕之诛。遂使羣下结口,莫图正辞。”
《漢語大詞典》:向方(嚮方)
(1).归向正道。方,义方。《文子·符言》:“开道之于善,而民向方矣。” 徐灵府 注:“正道而可以诱民。”《南史·梁始兴忠武王憺传》:“ 憺 至州……又兴学校,祭 汉 蜀郡 太守 文翁 ,由是人多向方者。” 明 归有光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进之。”
(2).谓遵循正确方向。 明 高攀龙 《答何府尊书》:“却如无舵之舟,莫知把握;无鍼之盘,莫知向方。”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藉书园书目叙》:“专门之业失传,古职之失守,而学者无所向方故也。”
(1).崇尚正直,遵循正道。 唐 白居易 《田颖可亳州刺史制》:“故临戎则士乐为用,抚下而众知嚮方。” 宋 范仲淹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士务稽古,人知嚮方。” 明 唐顺之 《葛母传》:“自是书院成而 扬 之士彬彬多嚮方者。”
(2).指方向,前进的目标。 元 揭傒斯 《送张都事序》:“天下郡县不患无贤守令,患上之人不能正其好恶以示其嚮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掇遗逸,抉隐幽,榷嚮方,树惩劝。”
(2).谓遵循正确方向。 明 高攀龙 《答何府尊书》:“却如无舵之舟,莫知把握;无鍼之盘,莫知向方。”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藉书园书目叙》:“专门之业失传,古职之失守,而学者无所向方故也。”
(1).崇尚正直,遵循正道。 唐 白居易 《田颖可亳州刺史制》:“故临戎则士乐为用,抚下而众知嚮方。” 宋 范仲淹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士务稽古,人知嚮方。” 明 唐顺之 《葛母传》:“自是书院成而 扬 之士彬彬多嚮方者。”
(2).指方向,前进的目标。 元 揭傒斯 《送张都事序》:“天下郡县不患无贤守令,患上之人不能正其好恶以示其嚮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掇遗逸,抉隐幽,榷嚮方,树惩劝。”
《漢語大詞典》:正行
(1).正直的行为。《晏子春秋·问下二一》:“苟持民矣,安有遗道?苟遗民矣,安有正行?”《淮南子·缪称训》:“身有丑梦,不胜正行;国有妖祥,不胜善政。” 宋 曾巩 《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四方之往来者,或出语訕君,君不为之动也,其正行直道如此。”
(2).谓依轨道顺行。《汉书·天文志》:“夫历者,正行也。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有逆行。”
(3).端正其行为。《尚书大传》卷一下:“无过者,得復其圭以归其国。其餘有过者,留其圭;能正行者,復还其圭。” 汉 刘向 《说苑·立节》:“吾闻古之士,怒则思理,危不忘义,必将正行以求之耳。” 三国 魏 钟会 《母夫人张氏传》:“夫人少丧父母,充成矦家,修身正行,非礼不动,为上下所称述。”
(4).佛教语。谓清净之正道。对邪行、杂行而言。《百喻经·乘船失釪喻》:“亦如外道,不修正行。”
(2).谓依轨道顺行。《汉书·天文志》:“夫历者,正行也。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有逆行。”
(3).端正其行为。《尚书大传》卷一下:“无过者,得復其圭以归其国。其餘有过者,留其圭;能正行者,復还其圭。” 汉 刘向 《说苑·立节》:“吾闻古之士,怒则思理,危不忘义,必将正行以求之耳。” 三国 魏 钟会 《母夫人张氏传》:“夫人少丧父母,充成矦家,修身正行,非礼不动,为上下所称述。”
(4).佛教语。谓清净之正道。对邪行、杂行而言。《百喻经·乘船失釪喻》:“亦如外道,不修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