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正服
(1).古代礼仪所规定的正式服装。包括朝服、祭服、丧服。《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 何晏 集解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褻服,私居服,非公会之服,皆不正。褻尚不衣,正服无所施。”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裼袭:“周礼朝祭正服皆曰服,如冕服、爵弁服、皮弁服、冠弁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丧服义例:“盖义服亦正服也,岂有臣为君之义斩而非正服者乎!”
(2).服正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三年之丧:“此以礼记诸篇证仪礼,而知三年之丧,正服二十五月,加禫二十七月也。”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 秦始皇帝 冕旒正服,手携 胡亥 ,出现于窗口。”
(3).端正衣冠。 晋 裴頠 《女史箴》:“浴者振衣,沐者弹冠。人知正服,莫知行端。”
《漢語大詞典》:瑶衣
(1).仙人的衣服。 唐 陈子昂 《送中岳二三真人序》:“玉笙吟凤,瑶衣驻鹤。”
(2).犹玉衣。指皇后的正服。相传 魏明帝 母 甄皇后 幼时,每寝寐,仿佛见有人持玉衣覆其上。事见三国志·魏志本传 裴松之 注引魏书。后用为称颂贤后之典。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歌中宫》:“祥游 沙麓 ,庆洽瑶衣……陶钧万国,丹青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所归。”
《漢語大詞典》:袒裘
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的不敬之举。左传·哀公十七年:“大子请使 良夫 。 良夫 乘衷甸两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释剑而食。大子使牵以退,数之以三罪而杀之。” 杜预 注:“食而热,故偏袒,亦不敬。” 孔颖达 疏:“在君之所,於法唯有露裼衣耳,无露裘之时。今 良夫 为食热之故,偏袒其裘,则并裘亦袒,是不敬也……三罪:紫衣、袒裘、带剑。”
《國語辭典》:倒冠落佩  拼音:dào guān luò pèi
脱掉官服、弃官归隐。唐。杜牧 晚晴赋:「若予者则谓何如?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休休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宋。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