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17,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歌笑
一歌
和歌
歌行
登歌
歌风
歌曲
朝歌
歌台
徵歌
莺歌
歌来
歌楼
歌板
歌讴
《漢語大詞典》:歌笑
歌唱笑乐。 晋 王嘉 拾遗记·周:“此二人辩口丽词,巧善歌笑。”晋书·董景道传:“隐于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弹琴歌笑以自娱。” 唐 杜甫 《水会渡》诗:“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分類:歌唱笑乐
《骈字类编》:一歌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一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國語辭典》:和歌  拼音:hé gē
一种日本传统韵文。盛行于平安朝时代。今则专称节奏为五、七、五、七、七共三十一音的短歌形态之抒情诗。
《漢語大詞典》:和哥
见“ 和歌 ”。
分類:和哥
《國語辭典》:歌行  拼音:gē xíng
一种乐府诗体。放情长言为「歌」,步骤驰骋为「行」。后渐无严格区别,而合歌行为一体。其音节、格律较一般诗体自由,富于变化。
《漢語大詞典》:登歌
亦作“ 登哥 ”。亦作“ 登謌 ”。
(1).升堂奏歌。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而歌。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登歌,歌者在堂也。”《宋书·乐志一》:“ 晋氏 以来,登哥诵美,诸室继作。” 宋 梅尧臣 《凌霄花赋》:“或製裳於骚客,或登歌於乐章。”宋史·乐志一:“欲依月律,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登歌首奏之。”
(2).指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所奏的歌。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乾豆上,奏登歌。”后汉书·章帝纪:“作登歌,正予乐,博贯六艺,不捨昼夜。”宋书·乐志一:“皇帝初登坛,奏登哥。”
(3).泛指歌词。 宋 王禹偁 《皇帝亲试贡士歌》:“应制非才但泪垂,强作登謌謌 舜 禹 。”
(4).犹歌颂。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千龄一见,书史登歌。”
(5).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所用的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二:“登歌二架,登於堂上两楹之前。”《宋史·乐志一》:“大乐署旧制,宫县三十六虡设於庭,登歌两架设於殿上。”续资治通鉴·元英宗至治二年:“至是庙工未毕,妨陈宫县,止用登歌。”
《漢語大詞典》:歌风(歌風)
同“ 歌讽 ”。 南朝 齐 谢朓 《祀敬亭山春雨》诗:“歌风讚灵德,舞蹈起轻埃。”
分類:歌风
《國語辭典》:歌曲  拼音:gē qǔ
结合诗歌和乐曲,供人歌唱的作品。《儒林外史》第一回:「口里唱著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
《国语辞典》:朝歌  拼音:zhāo gē
地名。殷纣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淇县东北。
《漢語大詞典》:歌台(歌臺)
表演歌舞的楼台。 唐 蔡孚 《奉和圣制〈龙池篇〉》:“歌臺舞榭宜正月,柳岸梅洲胜往年。” 唐 杜牧 《阿房宫赋》:“歌臺暖响,春光融融。” 元 杨载 《题沈君〈湖山春晓图〉诗卷》诗:“舞榭歌臺临大路,佛宫仙馆入云霄。”
《漢語大詞典》:徵歌
谓征招歌伎。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輦,徵歌出洞房。”《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徵歌调《玉树》,閲舞按《梁州》。”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当 元宗 天宝 改元以后……除了选色徵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國語辭典》:莺歌(鶯歌)  拼音:yīng gē
1.莺鸣宛转如歌的声音。唐。杜甫 忆幼子诗:「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唐。令狐楚 思君恩诗:「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
2.地名。属新北市莺歌区,面积二十一点一二四八平方公里。当地以陶瓷器闻名。
《韵府拾遗 灰韵》:歌来(歌来)
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鸟啭歌来花浓雪聚
《漢語大詞典》:歌楼(歌樓)
表演歌舞的楼。亦指妓院。 唐 郑谷 《雪中偶题》诗:“乱飘僧舍茶烟溼,密洒歌楼酒力微。” 宋 王禹偁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韀。” 元 王恽 《铜雀台怀古》诗:“歌楼暖响春风细,綺陌香销寳气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谁家賸有閒金粉,撒与歌楼照镜人?”
《國語辭典》:歌板  拼音:gē bǎn
乐器名,打击乐器。在歌唱时敲击作为节奏的拍板。由六块或九块长方形木板组成,双手合击板块出声。也称为「拍板」、「的谷板」。
《漢語大詞典》:歌讴(歌謳)
(1).讴歌,歌颂。荀子·儒效:“近者歌謳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
(2).歌唱。史记·张仪列传:“今将以 上庸 之地六县赂 楚 ,以美人聘 楚 ,以宫中善歌謳者为媵。”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能吹弹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惯歌謳好比人每日常差使。”
(3).指歌声。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评歌謳之清浊,理管弦之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