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繇俗
歌谣风俗。繇,通“ 謡 ”。犹言民风。汉书·李寻传:“揆山川变动,参人民繇俗。” 颜师古 注:“繇,读如謡同,繇俗者,谓若童謡及舆人之诵。”
《漢語大詞典》:余谣(餘謡)
流传到后世的歌谣。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 齐 都无遗声, 桐乡 有餘謡。” 张铣 注:“ 朱邑 为 桐乡 嗇夫,吏人爱而歌焉,是有餘謡。”
分類:流传歌谣
《漢語大詞典》:鬼谣(鬼謡)
鬼传唱的歌谣。 清 李元 《蠕范·物知》:“ 秦 中鬼謡曰:颠当颠当牢守门,蠮螉寇汝无处奔。”
分類:传唱歌谣
《國語辭典》:犯贱(犯賤)  拼音:fàn jiàn
骂人的话。指天生的贱骨头,只要人打骂。《文明小史》第二七回:「那挑夫脾气是犯贱的,不加上他点斤两,他也不觉得你的好处,倒要敲起竹杠来。」《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我说他们这些人是犯贱的,一定要弄得人家上门,不知是何打算。」
《漢語大詞典》:歈趣
歌曲,歌谣。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 汉 世乐府,《七略》録为歌诗,上自郊祀,下讫里巷歈趣,皆见网罗。”
分類:歌曲歌谣
《漢語大詞典》:杂歌谣辞(雜歌謡辭)
古代乐府采自民间的歌谣。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辑有《杂歌谣辞》七卷。分歌辞四卷,谣辞三卷。其中歌是入乐的。谣虽未入乐,但性质和乐府民歌相似。
《国语辞典》:西风的话(西风的话)  拼音:xī fēng de huà
中国的一首歌谣。廖辅叔作词,黄自作曲,蔡中文配二部。歌词描写作客他乡的游子,于每年岁末回乡探亲,见到故乡景致依旧,而稚子们却逐年长成。词意真挚,曲调优美,易使人触动思乡之情。
《漢語大詞典》:阜财谣(阜財謡)
《南风歌》。因其歌辞中有“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之语,故云。亦泛指称颂天下太平富足之歌谣。 唐 柳宗元 《为耆老等请复尊号表》:“亩有餘粮,足食之庆,充溢於京坻;阜财之謡,欢呼於道路。尽非人力,皆是天成。”参见“ 南风 ”、“ 阜财解愠 ”。
《漢語大詞典》:古诗源
总集名。清代沈德潜编选。十四卷。收录自上古至隋代的古诗和歌谣七百余首,并有简要评语。编者以为诗至唐代而极盛,古诗又是唐诗的源头,故名《古诗源》
《漢語大詞典》:画一之歌(畫一之歌)
汉 代颂扬 萧何 、 曹参 德政的歌谣。汉书·循吏传序:“ 汉 兴之初,反 秦 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 萧 曹 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 颜师古 注:“谓歌曰:‘ 萧何 为法,讲若画一; 曹参 代之,守而勿失。’”《晋书·荀勗传》:“昔 萧 曹 相 汉 ,载其清静,致画一之歌,此清心之本也。” 宋 陈亮 《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何以独名于汉唐》:“ 曹参 以清浄而继画一之歌,此其君臣遇合之盛,无一念之不在斯民也。”
《漢語大詞典》:黄歌
黄帝 时的歌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 黄 歌《断竹》,质之至也。” 梅庆生 注:“ 黄 歌, 黄帝 时歌也。”
分類:黄帝歌谣
《漢語大詞典》:火绳枪(火繩槍)
用火绳作导火线的枪。 太平天囯 歌谣:“赤手空拳擒 清 将,矛枪打败火绳枪。”
《國語辭典》:采风问俗(採風問俗)  拼音:cǎi fēng wèn sú
采集探问民间的风俗。
《漢語大詞典》:村歌社鼓
民间的歌谣、鼓乐。 元 姚守中 《粉蝶儿·牛诉冤》套曲:“为伍的是伴哥 王留 ,受用的是村歌社鼓。”《水浒传》第三三回:“村歌社鼓,花灯影里竞喧闐。”
《漢語大詞典》:讴谚(謳諺)
歌谣和谚语。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今人为文,旁探謳谚,而不知引经,是为无本之学矣。”
分類:歌谣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