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舞榭歌台(舞榭歌臺)  拼音:wǔ xiè gē tái
唱歌跳舞的场所。泛指寻欢作乐的地方,多指妓院。唐。黄滔〈馆娃宫赋〉:「舞榭歌台,朝为宫而暮为沼。」《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管弦动处,是谁家舞榭歌台?语笑喧时,斜侧傍春楼夏阁。」也作「歌台舞榭」、「歌楼舞馆」、「舞榭歌楼」。
分類:歌舞台榭
《國語辭典》:舞衫歌扇  拼音:wǔ shān gē shàn
本指跳舞唱歌时用的服装和道具。后借指唱歌跳舞。宋。苏轼 答陈述古诗二首之二:「闻道使君归去后,舞衫歌扇总生尘。」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方俊官乃作此状!谁信曾舞衫歌扇,倾倒一时耶!」
《國語辭典》:贪声逐色(貪聲逐色)  拼音:tān shēng zhú sè
贪恋歌舞,追求女色。形容生活放纵淫荡。《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始从怀妊至婴孩,长得身躯六尺才;弃德背恩行不孝,贪声逐色纵心怀。」
《漢語大詞典》:燕歌赵舞(燕歌趙舞)
(1).古 燕 赵 人善歌舞,后以“燕歌赵舞”泛指美妙的歌舞。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罗襦寳带为君解, 燕 歌 赵 舞为君开。”
(2).用以形容文辞美妙。新唐书·文艺传上·骆宾王:“ 开元 中, 説 与 徐坚 论近世文章, 説 曰:‘…… 阎朝隐 如丽服靚粧, 燕 歌 赵 舞,观者忘疲,若类之《风》《雅》,则罪人矣。’”
《漢語大詞典》:笑筵歌席
歌舞欢笑的宴席。 宋 柳永 《看花回》词之二:“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
《漢語大詞典》:笑歌戏舞(笑歌戲舞)
谓嬉笑歌舞。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少顷,有一緑衣童子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
分類:嬉笑歌舞
《国语辞典》:民间歌舞(民间歌舞)  拼音:mín jiān gē wǔ
在民间形成并流行的通俗歌舞艺术。如陕西省北部的秧歌舞、南洋一带的竹竿舞。
《国语辞典》:歌台舞榭(歌台舞榭)  拼音:gē tái wǔ xiè
奏演歌舞、寻欢作乐的地方。后特指妓院。唐。蔡孚〈奉和圣制龙池篇〉:「歌台舞榭宜正月,柳岸梅洲胜往年。」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我是个锦阵花营郎君帅首,歌台舞榭子弟班头。」也作「舞榭歌台」。
《国语辞典》:乐府杂录(乐府杂录)  拼音:yuè fǔ zá lù
书名。唐段安节撰,一卷。首列乐部,次列歌舞俳优,次列乐器,次列乐曲。旧本末附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今图已佚,仅存论说。全书根据撰者亲身经历写成,所列皆当时被之管弦者,因此对研究唐开元、天宝以后的音乐,极富参考价值。也称为「琵琶录」。
《国语辞典》:电子琴花车(电子琴花车)  拼音:diàn zǐ qín huā chē
由货车改装,上有女郎表演歌舞的车子。通常用于喜庆丧葬之时。如:「在乡间,每逢婚丧喜庆,常有电子琴花车来表演歌舞节目。」
《国语辞典》:秀场(秀场)  拼音:xiù chǎng
供现场公开歌舞表演的场所。秀为英文show的音译。如:「他的演技已被肯定,成为各秀场争相邀请的对象。」
《国语辞典》:艺旦(艺旦)  拼音:yì dàn
以表演歌舞为职业的女性。参见「艺妓」条。
《国语辞典》:工地秀  拼音:gōng dì xiù
建筑商为招揽生意、吸引人购屋,在建筑工地举办的歌舞表演。如:「这个建案的工地秀邀请大明星来表演,吸引许多人前来参观。」
《國語辭典》:醉舞狂歌  拼音:zuì wǔ kuáng gē
沉迷于酒食歌舞之中。宋。范成大 玉楼春。云横水绕芳尘陌词:「蓝桥仙路不崎岖,醉舞狂歌容倦客。」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我这里醉舞狂歌,繁华梦已参破。」
《国语辞典》:菊坛(菊坛)  拼音:jú tán
戏剧界。名称始于唐朝时的菊部,为歌舞乐班,宫内有宴会时应承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