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长袖(長袖)
(1).长的衣袖。多指舞衣。 汉 傅毅 《舞赋》:“罗衣从风,长袖交横。” 南朝 梁 顾野王 《舞影赋》:“图长袖于素壁,写纤腰於华堂。”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閒居,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2).借指歌舞妓。 南朝 梁元帝 《对烛赋》:“尔乃传芳醁,扬清曲,长袖留宾待华烛。” 唐 钱起 《江陵晦日陪诸官泛舟》诗:“城南无夜月,长袖莫留宾。”
《漢語大詞典》:乐生(樂生)
谓以生为乐。列子·杨朱:“可在乐生,可在逸身,故善乐生者不窶。”《汉书·董仲舒传》:“穷急愁苦而上不救,则民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 宋 曾巩 《叙盗》:“方且结草苇以自託於坏隄毁垾之上,士有飢饿之迫,无乐生之情,其屡发而为盗,亦情状之可哀者也。” 巴金 《生》:“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的,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分類:乐生为乐
《漢語大詞典》:雪儿(雪兒)
(1). 唐 李密 爱姬。能歌舞。 密 每见宾僚文章有奇丽入意者,即付 雪儿 叶音律歌之。事见太平广记卷二百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韩守辞。 清 孙枝蔚 《对酒》诗:“鶯歌 雪儿 曲,榆坠 沈郎 钱。”后亦以“雪儿”泛指歌女。 宋 苏轼 《浣溪沙·有感》词:“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 雪儿 书。”
(2).雪。《水浒传》第十回:“广莫严风刮地,这雪儿下的正好。”
《國語辭典》:钲鼓(鉦鼓)  拼音:zhēng gǔ
古代行军时,击鼓表前进,敲钲表停止。故用钲鼓比喻军事。《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漢語大詞典》:歌台(歌臺)
表演歌舞的楼台。 唐 蔡孚 《奉和圣制〈龙池篇〉》:“歌臺舞榭宜正月,柳岸梅洲胜往年。” 唐 杜牧 《阿房宫赋》:“歌臺暖响,春光融融。” 元 杨载 《题沈君〈湖山春晓图〉诗卷》诗:“舞榭歌臺临大路,佛宫仙馆入云霄。”
《漢語大詞典》:歌楼(歌樓)
表演歌舞的楼。亦指妓院。 唐 郑谷 《雪中偶题》诗:“乱飘僧舍茶烟溼,密洒歌楼酒力微。” 宋 王禹偁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韀。” 元 王恽 《铜雀台怀古》诗:“歌楼暖响春风细,綺陌香销寳气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谁家賸有閒金粉,撒与歌楼照镜人?”
《漢語大詞典》:水嬉
水上游戏。其形式很多,如歌舞、竞渡、杂技等。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奄息 总极 氾滥水嬉兮,使 灵媧 鼓瑟而舞 冯夷 。”旧唐书·顺宗纪:“尝侍宴 鱼藻宫 ,张水嬉,綵舰雕靡,宫人引舟为櫂歌,丝竹间发。”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故都戏事》:“呈水嬉者,以髹漆大斛满贮水,以小铜锣为节,凡龟、鳖、鰍、鱼皆以名呼之,即浮水面,戴戏具而舞。舞罢即沉,别復呼其他,次第呈伎焉。” 清 吴伟业 《琵琶行》序:“先帝在 玉熙宫 中,梨园子弟奏水嬉、过锦诸戏。” 严荣 注引《刘氏芜史》:“水嬉之制,削木为傀儡,高二尺餘,肖蛮王、军士、男女之像,有臋无足,下安卯栒,用竹板承之,注水方木池,以锡为箱,支以木櫈,用纱围其下,取鱼虾苹藻跃浮水面。中官隐纱围中,将人物用竹片托浮水上,游移转动。一人鸣金宣白题目,代宣文句。”参见“ 水戏 ”、“ 水饰 ”。
《漢語大詞典》:扇影
(1).羽扇的影子。 唐 杜甫 《至日遣兴奉寄故人》诗之二:“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2).指女子歌舞时摇扇的风姿韵态。 唐 李峤 《雪》诗:“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花月痕》第七回:“﹝ 采秋 ﹞每年四五月到了 并门 ,扇影歌喉,一时无两。”
《漢語大詞典》:花花
(1).好看;漂亮。 宋 江万里 《宣政杂录·词谶》:“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高公 安排两乘花花细轿,笙簫鼓吹,迎接两位新人。”《当代》1981年第2期:“我们道边地头没活计,更没闲工夫去摆花花架子。”
(2).形容热闹、繁华。《捻军歌谣·穷爷们结成捻》:“交了好运发了财,花花大戏唱几臺。” 夏衍 《从心底里怀念我们的好市长》:“ 上海 是一个花花城市,要教育他们‘不准调戏妇女’。”
(3).指歌舞妓。 元 张可久 《小桃红·夜宴》曲:“曲曲阑干锦屏面,小壶天,花花按舞《六么》遍。”
(4).指小孩。 沙汀 《在祠堂里》:“那丈母娘忽然放声哭起来了:‘我就是这一个女花花呵!’”
(5).象声词。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 婉小姐 ﹞拿起那一壶浓郁的红茶来,花花地斟了一杯。” 端木蕻良 《浑河的急流》:“前边有‘水溜’,花花的流去。”
(6).方言。犹新鲜,新奇。 毕方 锺涛 《千重浪》第十五章五:“这一冬一春;咱 铁岭 可出了不少花花事儿啊!”
(7).方言。指会出点子。 谭亿 《麦收之前》:“都像你心眼那样花花可得啦。”
《國語辭典》:乐人(樂人)  拼音:yuè rén
以演奏音乐或歌唱舞蹈为业的艺人。唐。崔珏 和人听歌:「气吐幽兰出洞房,乐人先问调宫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他怕人知道,也不用傧相,也不动乐人,只托汪锡办下两桌酒。」
《國語辭典》:开幕(開幕)  拼音:kāi mù
1.开建幕府。唐。元稹〈授郑仁弼检校祠部员外充横海判官等制〉:「近制二千石以上,乘轺车者则开幕选才。」唐。李频 送姚评事诗:「使君开幕日,天子偃戈年。」
2.指戏剧或节目开演时拉开戏台前的布幕。如:「戏剧一开幕,进入观众眼帘的是一片漆黑的景象。」清。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今剧之始》:「盖院本始于金、元,唱者在内,演者在外,与日本之演旧戏者相仿。今开幕之跳加官,即其遗意。」
3.事情的开始。如:「会议开幕」、「商店开幕」。清。徐珂《清稗类钞。棍骗类。商店奖券之作伪》:「某省某街有一西式门面之大商店,其所陈设者,药品居多数,香皂、香水次之,玻璃器具以及零星玩物又次之。开幕数日,往购物者争先恐后,途为之塞。」
《漢語大詞典》:娱人
(1).使人欢乐。《楚辞·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清暉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明 夏完淳 《古诗》:“芬芳希娱人,入宫反见罪。”
(2).歌舞艺人。《楚辞·大招》:“叩钟调磬,娱人乱只。” 王逸 注:“娱,乐也……则诸乐人各得其理,有条序也。”
《國語辭典》:倡优(倡優)  拼音:chāng yōu
以表演歌舞技艺为业的人。《管子。小筐》:「倡优侏儒在前,而贤大夫在后。」《汉书。卷五二。灌夫传》:「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后亦指妓女。也作「娼优」。
《國語辭典》:乐工(樂工)  拼音:yuè gōng
演奏音乐的艺人。《晋书。卷二三。乐志下》:「太元中,破苻坚,又获其乐工杨蜀等,闲习旧乐,于是四厢金石始备焉。」《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金次福领著堂上的乐工,奏起乐来。」也称为「乐师」。
《漢語大詞典》:屡舞(屢舞)
(1).接连多次歌舞。亦谓歌舞无度。《诗·小雅·宾之初筵》:“舍其坐迁,屡舞僊僊。” 毛 传:“屡,数也。” 晋 左思 《蜀都赋》:“紆长袖而屡舞,翩躚躚以裔裔。”旧唐书·穆宗纪:“夫宾宴之礼,务达诚敬,不继以淫。故诗人美‘乐且有仪’,讥其屡舞。”
(2).常常舞动。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词:“闻説北风吹面急,边上衝梯屡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