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起数(起數)  拼音:qǐ shù
案件。旧时衙门传审的民案或刑案,称为「起数」。《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老年伯请宽坐,容小侄出堂,问这起数与老年伯看,释此不决之疑。」
《漢語大詞典》:推数(推數)
(1).推度情理。《孔丛子·记问》:“心之精神是谓圣。推数究理,不以物疑,周其所察,圣人难诸!”汉书·徐乐传:“ 关 东五穀不登,年岁未復,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
(2).推算运数。后汉书·方术传上·任文公:“ 王莽 篡后, 文公 推数,知当大乱。” 李贤 注:“推历运之数也。”
(1).计算次数。 宋 苏轼 《龙虎铅汞论》:“人能正坐,瞑目调息……息极则小通之,微则復闭之,为之推数,以多为贤,以久为功。”
(2).首推;推选。 郭沫若 《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在 章太炎 之外,影响到 鲁迅 生活颇深的人应该推数 蔡元培 吧?”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 中国 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伟大的诗人要推数 屈原 。”
《國語辭典》:路数(路數)  拼音:lù shù
1.路径、道路。《水浒传》第三一回:「武松原是衙里出入的人,已自都认得路数,径踅到鸳鸯楼胡梯边来。」
2.背景、来历、底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这班人荐的,知道他们是什么路数!」
3.去向。《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且不要埋怨,和你去问他老婆,或者晓得他的路数,再来抓寻便了。」
4.指某种流派、手法或招式。如:「他打的太极拳,不知是那一派的路数?」「我作的诗,路数和家父不同。」「摇笔杆的与耍刀子的自然路数不同。」
《漢語大詞典》:回次(迴次)
量词。表示动作的次数。 明 孟称舜 《娇红记·芳殒》:“病魂灵飞去多迴次,博不得一声疼惜。”
分類:量词次数
《国语辞典》:步频(步频)  拼音:bù pín
大陆地区指走和跑时两腿在单位时间内交替运动的次数。如:「一般说,短跑运动员的步频从少年时期即较具稳定性。」
《漢語大詞典》:七献(七獻)
献酒七次。 周 代诸侯来朝时,天子举行享礼献酒的次数。周礼·秋官·大行人:“诸侯之礼……饗礼七献,食礼七举。”祭祀宗庙亦用七献。礼记·礼器:“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 孔颖达 疏:“七献神者,谓祭先公之庙,礼又转尊,神灵尊重也。”
《漢語大詞典》:勤密
谓次数多,时间间隔短。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四家邻居》:“他的妻子年纪不满三十,但由于生养过于勤密,身体很坏。”
《漢語大詞典》:海次
(1).海边停船的场所。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三:“ 陈生 再拜而辞,復令人导之登一舟。转盼之久,已至 明州 海次矣。”宋史·外国传三·高丽:“八年,詔 登州 置馆於海次以待使者。”元史·良吏传二·王艮:“ 绍兴 之官粮入海运者十万石,城距海十八里,岁令有司拘民船以备短送,吏胥得并缘以虐民,及至海次,主运者又不即受,有折缺之患。”
(2).谓海上作业的次数。 王家斌 《聚鲸洋》:“这一对联合拖网渔轮刚刚出海归来,卸完鱼,正在作新的海次准备。”
《國語辭典》:印次  拼音:yìn cì
印刷物每一版印刷的次数。从第一版初次印刷开始计算,若内容修改而再版,则重新计算印次。
《漢語大詞典》:一次方程
所含未知数最高次数为一的代数方程,例如x+y=0。
《国语辞典》:平均温度(平均温度)  拼音:píng jūn wēn dù
将在不同时间所测量的空气温度,除以观测次数所得的数值,称为「平均温度」。如:「夏天的平均温度比冬天高。」
《国语辞典》:疲乏强度(疲乏强度)  拼音:pí fá qiáng dù
材料在定值应力的反覆作用下,经特定次数的周期性施作而不致于受损,该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疲乏强度」。
《国语辞典》:来来回回(来来回回)  拼音:lái lái huí huí
不断往返。形容次数频繁。如:「他来来回回走了几十次,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我两个来来回回,正斗得难分难解,只见从正东人群里闪一般撺出一个人来,手使一把倭刀,把我两个的钢鞭用刀背儿往两下里一挑,说:『你二位住手!听我有句公道话讲!』」
《国语辞典》:一次方程式  拼音:yī cì fāng chéng shì
代数学上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次的方程式,如x+3=7。也称为「线性方程式」。
《国语辞典》:最低公倍式  拼音:zuì dī gōng bèi shì
代数学中两式或多式的公倍式次数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