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仿 → 髣仿”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葫芦依样(葫蘆依樣)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工者不免 优孟 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正是:富贵浮云成一梦,葫芦依样只三年。” 郭沫若 《文艺论集·批评与梦》:“才既不天,而仅葫芦依样的我们,那就不能不有多少学理上的准备。”参见“ 依样画葫芦 ”。
《國語辭典》:依样画葫芦(依樣畫葫蘆)  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u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也作「照葫芦画瓢」、「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
《國語辭典》:机器人(機器人)  拼音:jī qì rén
可被放入程式,而在自动控制之下执行某种运动指令的机器装置,具有多项功能,有的且能说简单的语言。大致上可分为三类:一、经由预设的工作路径及动作,在生产线上代替人手作精密、重复及危险性高的工作,其形状简单如人之手臂者也称为「机器手」。二、在太空方面,专为蒐集资料而设计的太空船,也称为「机械人」。三、它有时也指在操作过程中自我判断能力较高,具有敏锐的感测系统,如视像、测距、力矩、触觉等,再以感测得知的数据配合工作目标,及相关限制条件以进行判断,决定下一个动作的机器,可做非常精密的装配,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方向。
《國語辭典》:活剥生吞(活剝生吞)  拼音:huó bō shēng tūn
比喻学习某事或做学问不求甚解,只知草率的袭用他人的经验或成果。如:「做学问必须深入了解其中奥妙,切忌活剥生吞,以致一无所获。」也作「生吞活剥」。
《漢語大詞典》:过家家(過家家)
一种模仿家庭生活的儿童游戏。 海默 《从城里来的姑娘》:“在这位贫农的女儿还梳着一根朝天椎小辫和孩子们玩过家家的时候,她的父亲把她的小手一牵就进了城,从此她改了名换了姓,成了一个办洋务的阔人家的丫头了。” 郑万隆 《年轻的朋友》七:“他们从小住在一个院里,是‘过家家’的朋友。”
《漢語大詞典》:过家家儿
儿童模仿家庭生活的游戏。例如:小孩子过家家儿玩。
也叫“过家景”
《漢語大詞典》:鹤引禽伸(鶴引禽伸)
指模仿鹤等鸟类屈伸肢体的动作。谓做气功之类。 宋 吴潜 《祝英台近·和吴叔永文昌韵》词:“已深省。添买竹坞千畦,荷漪两三顷。鹤引禽伸,日月嶠壶永。”
《國語辭典》:邯郸学步(邯鄲學步)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相传战国时期,燕国有个人到赵国的都城邯郸,看到赵国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著学。结果不但没有学好,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庄子。秋水》。后用来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却自己本来的面目。《歧路灯》第一○一回:「邯郸学步,失其故步。」也作「学步邯郸」。
分類:模仿不成
《漢語大詞典》:板学(板學)
谓刻板地模仿。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 位存 词极凄婉,又极雅洁,短调如‘千蝶帐深縈梦苦,倦拈红豆调鸚鵡’……曲折哀婉,不必板学 南宋 ,而意境亦胜。”
分類:刻板模仿
《國語辭典》:东施效颦(東施效顰)  拼音:dōng shī xiào pín
春秋越国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皱眉,同里丑女东施看见觉得十分美丽,于是摹仿西施捧心皱眉,然却更见其丑,结果同里的人纷纷走避或闭门不出。典出《庄子。天运》。后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的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且更可厌了!』」也作「东家效颦」、「丑女效颦」。
《漢語大詞典》:儗似
模仿,仿照。 明 文徵明 《送周君还吉水叙》:“詔以公与故户部尚书 夏忠靖公 并祠於 吴 ……明年庙成,庙有像设;而公去 吴 久,蔑所儗似。”
分類:模仿仿照
《國語辭典》:拟规画圆(擬規畫圓)  拼音:nǐ guī huà yuán
按规而画圆。比喻固守成法,不知变通。如:「在处理特别事务时,他只会拟规画圆,常无法抢得先机,创下更好的成绩。」
分類:依样模仿
《漢語大詞典》:剽模
抄袭模仿。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二:“ 子云 虽有剽模,尚少谿逕。”
分類:抄袭模仿
《國語辭典》:生物工程  拼音:shēng wù gōng chéng
bioengineering
应用工程学的方法处理生物学及医学上的问题。
《漢語大詞典》:看样画葫芦(看樣畫葫蘆)
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清 李渔 《奈何天·逼嫁》:“却不道嫁犬逐犬,切莫要看样画葫芦,又把那别新郎的铺盖捲。”
分類:单纯模仿
《漢語大詞典》:酷拟(酷擬)
谓竭力模仿。 清 冯班 钝吟杂录:“酷拟之风,起於近代。”
分類:竭力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