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榨油  拼音:zhà yóu
压榨植物籽而取得油
分类:榨油
《漢語大詞典》:榨油郎
鸟名。一名鷑鸠。
分類:鸟名
《漢語大詞典》:榨油机
将大豆或其他种子中的植物油榨出的螺杆压榨机
(如从坚果、橄榄、种子中榨油的)榨油机
压碎种子(如棉子或大豆)以榨油的机器
《高级汉语词典》:榨油厂  拼音:zhà yóu chǎng
使用榨油机的工厂
《国语辞典》:榨油水  拼音:zhà yóu shuǐ
压榨出油和水。比喻以欺压、敲诈的方式非法搜刮取得钱财。如:「他是个小气鬼,你怎样去向他榨油水?简直不可能!」
《國語辭典》:打油  拼音:dǎ yóu
1.买油。如:「旧时,人们都到巷口的油铺打油。」
2.打油诗的省称。《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帘捲水西楼,一曲新腔唱打油。」
《國語辭典》:打油诗(打油詩)  拼音:dǎ yóu shī
一种内容俚俗谐谑、格律也不太讲究的旧诗体。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四。覆窠俳体打油钉铰》:「江南呼浅俗之词曰『覆窠』,犹今云『打油』也。……唐人有张打油作雪诗云:『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笼。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也称为「打狗诗」、「打油腔」。
《國語辭典》:梧桐  拼音:wú tóng
植物名。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树皮平滑,干端直。叶具长柄,叶片心形,掌状三至五浅裂,基出脉约七条,脉腋密被软毛。圆锥花序顶生,夏开黄色小花,雌雄同株。蓇葖果膜质,完全开裂,每一果片各著生种子三至五粒,种子球形,大小如豌豆。材质细致可制乐器或家具,树皮制纸及绳索,种子可食用及榨油。也称为「青桐」。
《漢語大詞典》:苏子(蘇子)
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國語辭典》:芥子  拼音:jiè zǐ
1.芥菜的种子。
2.佛教用语。佛典中常用罂粟之实来比喻极微小。《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以须弥山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西游记》第二二回:「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
《国语辞典》:油车(油车)  拼音:yóu chē
旧时的榨油设备,形状如车,用榔头敲击榨油,声音很大。《野叟曝言》第九回:「两个人你一拳,我一拳的蛮打,只听得一拳下来,就如打油车一般,轰的一声。震得那船头摆了几摆。」
分类:榨油敲击
《國語辭典》:鸦舅(鴉舅)  拼音:yā jiù
1.一种鸟。似鸦而小,色黑,嘴有刚毛,能追逐鸦,鸦见避之。
2.乌臼的别名。参见「乌臼」条。
《國語辭典》:菜子  拼音:cài zǐ
蔬菜的种子。宋。杨万里 梦种菜诗:「菜子已抽蝴蝶翅,菊花犹著郁金裳。」也作「菜籽」。
《國語辭典》:核桃  拼音:hé tao
胡桃科「胡桃」的别名。参见「胡桃」条。
《國語辭典》:豆饼(豆餅)  拼音:dòu bǐng
用压榨豆油剩下来的渣滓,压制而成的圆饼,可做肥料或饲料。
《漢語大詞典》:木豆
(1).古代食器,形似高足盘,木制。亦用于祭祀。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 郭璞 注:“豆,礼器也。”
(2).常绿灌木,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种子可食用及榨油,叶为饲料,根可入药。齐民要术·木豆引 晋 刘欣期 《交州记》:“木豆,出 徐门 。子美似乌豆,枝叶类柳。一年种,数年採。”
(3).指此种植物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