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榜舟
行船,使船。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一:“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 宋 沈辽 《湖亭怀子美》诗:“忆昔榜舟乘夜月,行觴数与君相酢。”
分類:行船
《漢語大詞典》:榜子
舟人,船夫。 宋 梅尧臣 《望芒砀山》诗:“出舟跳古岸,林外见脩冈。廻头问榜子,前巘是 芒碭 。” 清 周亮工 《将发剑津病甚扶掖登舟枕上成诗》之一:“江风吹药灶,榜子促医人。”
分類:船夫
《國語辭典》:榜子(牓子)  拼音:bǎng zi
1.摺帖之类,古代用以陈述事情,或谒人时,写姓名、头衔在上面,托守门者通报,以求引见。《新唐书。卷一六七。列传。王播》:「帝尝以疑事令使者口质,起见榜子附使者上,凡成十篇,号曰写宣。」
2.告示。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岁馀,至浔阳郡,见竹户上有纸榜子,云『召佣者』。」《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这汉上岳十年,打尽天下使棒的,一连三年无对,今年又是没对,那利物有一千贯钱,都属他,对面壁上贴的是没对榜子。」
《國語辭典》:秋榜  拼音:qiū bǎng
科举时代指秋季考试的榜单。如:「秋榜及第」。
分類:秋试
《漢語大詞典》:备榜(備榜)
即“副榜”。元史·选举志:“举人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书院山长;又增取乡试备榜,亦授以郡学録及县教諭。”
《國語辭典》:榜帖  拼音:bǎng tiě
1.晓谕百姓的告示。唐。李骘〈徐襄州碑〉:「赍榜帖先至江西,安存百姓。」
2.考试及第榜示的名单。也作「榜帖」。
《國語辭典》:榜帖(牓帖)  拼音:bǎng tiě
考试及第榜示的名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某叨恭忝文柄,今年榜帖,全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也作「榜帖」。
《漢語大詞典》:渔榜(漁榜)
摇渔船的桨。借指渔船。 明 文徵明 《自胥口入太湖》诗:“咏得鱸肥人膾玉,自敲渔榜答沧浪。”
分類:渔船
《國語辭典》:榜笞  拼音:bèng chī
鞭打捶击。《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吏治榜笞数千,刺剟,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也作「榜楚」、「榜箠」。
分類:鞭笞拷打
《國語辭典》:榜书(榜書)  拼音:bǎng shū
书体名。原多使用于封检题字。后泛指题写匾额所用的书体。也称为「署书」。
《國語辭典》:榜书(牓書)  拼音:bǎng shū
书体名。原多使用于封检题字。后泛指题写匾额所用的书体。也称为「署书」。
《漢語大詞典》:旗榜
亦作“ 旗牓 ”。 指标有名号的旗子与榜文。 宋 岳飞 《奏招杨钦状》:“遣军分头齎执旗牓,諭以祸福。” 宋 陆游 《上二府论事札子》:“ 张安国 所犯,在已受旗榜招安之后。”宋史·岳飞传:“以至禁卫 龙虎大王 下忔查千户 高勇 之属,皆密受 飞 旗牓,自北方来降。”
《國語辭典》:榜花  拼音:bǎng huā
科举考试录取榜单中姓氏稀有罕见的人。宋。钱易《南部新书。丙集》:「大中以来,礼部放榜,岁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谓之色目人,亦谓之榜花。」
《漢語大詞典》:龙榜(龍榜)
(1).龙船上的桨。 晋 陆云 《九愍·行吟》:“挥龙榜以鼓汰,遗芬响而清歌。”
(2).亦作“ 龙牓 ”。即龙虎榜。 宋 梅尧臣 《和淮阳燕秀才》:“禄仕二十年,屡遘龙牓揭。”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八折:“玉府仙郎,喜皇都得意首登龙榜。”参见“ 龙虎榜 ”。
分類:龙船船上
《國語辭典》:龙虎榜(龍虎榜)  拼音:lóng hǔ bǎng
1.科举考试完毕,朝廷公布的录取名单。《儒林外史》第四九回:「翰林高谈龙虎榜,中书冒占凤凰池。」
2.杰出人才的荣誉榜。如:「他今年投球表现优异,名列投手龙虎榜的第一杰。」
分類:贞元八年
《骈字类编》:榜出(榜出)
唐书陆扆传始得举进士时方迁幸而六月榜出至是每甚暑它学士辄戏曰造榜天也以讥扆进非其时
《國語辭典》:榜眼  拼音:bǎng yǎn
科举时代殿试第二名。《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巢意中惊疑,未免且去探榜,行得数步,探听得试院开榜了,却是别人做了状元,别人做了榜眼,别人做了探花郎。」
《漢語大詞典》:殿榜
殿试后公布中第进士名次的榜文。 清 赵翼 《惺园相公在家食俸》诗:“一魁殿榜便青旻,直到钧衡老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