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概 → 槩概”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总则(總則)  拼音:zǒng zé
1.总归、总之。《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不辨贫穷富贵,急难中总则一般。」
2.列于规章条例前端,可作为分则共同适用及有关系者的概括性条项。
《漢語大詞典》:总微(總微)
概括精微的道理。韩非子·难言:“总微説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劌而不辩。”
《國語辭典》:笼统(籠統)  拼音:lóng tǒng
概括不加分析。有含混、不明确的意思。《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姬公看了,莫测高深,只笼统赞了声『好』。」也作「拢统」。
《國語辭典》:范畴(範疇)  拼音:fàn chóu
知识或思维的对象,经分析后所归之各大类,且可依之以成系统者。如:「他所说的话题,皆不出艺术的范畴。」
《国语辞典》:概说(概说)  拼音:gài shuō
概括且扼要的论述。如:「佛学概说」、「法学概说」。
《漢語大詞典》:一句话(一句話)
(1).指用一句话概括。 巴金 《探索集·探索之三》:“一句话,我写每篇文章是有所为而写作的。我从未有过无病呻吟的时候。”
(2).谓只要说一句话就能办到。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三:“‘有,有!院长调司机,一句话的事儿!’ 叶明珠 又使劲打了 张兴 两拳。” 段荃法 《杨老固事略》:“ 杨老固 恼了:‘滚一边去。想挨斗不难,只用我给领导一句话!’”
(3).今常以“一句话”为慨然应允之辞。如:“这件事要请你大力协助。”(答)“一句话!”
《漢語大詞典》:该理(該理)
概括而合理。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人世炎凉》:“旧有《题汤泉》一絶,最为该理:‘比邻三井在山岗,二井水寒一井汤。造化无私犹冷暖,争教人世不炎凉。’”
分類:概括合理
《國語辭典》:鸟瞰(鳥瞰)  拼音:niǎo kàn
1.从高处俯视低处。如:「从飞机上鸟瞰台北市,纵横交错的街道,林立的建筑物,就像模型般小巧可爱。」
2.对事实情况作概略的观察。如:「中东局势之鸟瞰。」
《漢語大詞典》:概问(概問)
概括询问。
分類:概括询问
《漢語大詞典》:撮题(撮題)
概括提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或汎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
分類:概括提示
《漢語大詞典》:诗柄(詩柄)
概括介绍诗经诗篇大意的文字。 清 崔述 读风偶识卷一:“余见世人读,当初学时,即取诗柄连经文合读之。”自注:“ 朱子 集传略説本篇大意者,俗谓之诗柄。”
《國語辭典》:简括(簡括)  拼音:jiǎn guā
简明而能概括整体。《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夥计取出些时务通考、政艺丛书等类,他都说不好。又道:『总赶不上广治平略、十三经策案、廿四史策要,来得简括好查。』」
分類:简要概括
《漢語大詞典》:总乱(總亂)
指辞赋篇末概括全篇要旨的结束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既履端於倡序,亦归餘於总乱。”
《漢語大詞典》:主题歌(主題歌)
概括地表现主题的歌曲。 郭沫若 《〈虎符〉写作缘起》:“全剧结尾一歌,于火盆之畔,用脚自敲拍子而成,实一主题歌也。”
《漢語大詞典》:直觉性
从直接经验的其他性质和关系中概括形成的空间的直接感觉。例如:我们把所有其他的性质与空间的直觉性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