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标格(標格)  拼音:biāo gé
气度、风范。唐。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诗:「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薛仁贵征辽事略》:「观其标格,非久困之人。」
《漢語大詞典》:玉律
(1).玉制的标准定音器。相传 黄帝 时 伶伦 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晋书·律历志上:“ 武帝 太康 元年, 汲群 盗发六国时 魏襄王 冢,亦得玉律。则古者又以玉为管矣。”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诗:“玉律初移候,清风乍远襟。”
(2).指管乐器。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甿謡响玉律,邑颂被丹絃。”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引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 秦淮 丝肉中宵发,玉律抛残作笛鈿。”
(3).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慙乖训抚之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见了一部小説,就是金科玉律。”
(4).引申为楷模、榜样。 宋 司马光 《枢密太傅文恭胡公挽辞》:“黄裳藴厚德,玉律儼清规。”
《漢語大詞典》:宣付
(1). 宋 元 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宋史·礼志二四:“通事舍人引 鋹 就献俘位,将校等诣楼前舞蹈讫,次引露布案诣楼前北向,宣付中书门下,如宣制仪。”明史·奸臣传·阿合马:“ 阿合马 所用部官,左丞 许衡 以为多非其人,然已得旨咨请宣付,如不与,恐异日有辞。”
(2).明令交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这件事已经由督、抚、学三大宪联衔出奏,请宣付史馆,大约可望准的。”按, 清 和 民国 设国史馆,当时规定凡有特殊功绩或足为后世楷模者,由皇帝或政府将其生平事迹交国史馆立传,谓之宣付史馆。
《國語辭典》:模楷  拼音:mó kǎi
值得学习的法式、榜样。也作「楷模」、「楷则」。
《漢語大詞典》:作程
(1).作楷模、典范。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含光醇德,为士作程。”
(2).立法度,做准则。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配皇等极,为世作程。” 李善 注:“吕氏春秋曰:‘后世以为法程。’ 高诱 曰:‘程,度也。’”
《漢語大詞典》:遗范(遺範)
(1).指前人遗留下来可作楷模的法式、规范、标准等。晋书·乐志上:“ 武皇帝 採 汉 魏 之遗范,览 景文 之垂则,鼎鼐唯新,前音不改。” 唐 元稹 《去杭州》诗:“君名师范欲何范,君之烈祖遗范存。”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陈霆》:“其豪迈激越,有 苏 辛 遗范。” 谢觉哉 《不惑集·从纪念杜甫想到的》:“ 延城 南关外 杜甫川 口有 唐 左拾遗 杜公祠 ,祠系依石凿洞,石龛犹存,有‘北征遗范’木匾。”
(2).犹遗像。魏书·释老志:“后 孝明帝 夜梦金人,顶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羣臣, 傅毅 始以佛对。帝遣郎中 蔡愔 、博士弟子 秦景 等使於 天竺 ,写浮屠遗范。”参见“ 遗像 ”。
《國語辭典》:遗像(遺像)  拼音:yí xiàng
1.死者生前的照片或肖像。如:「国父遗像」。《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只见中间奉著灵柩,面前香炉、烛台、遗像、魂幡。」
2.当物体移去或闭眼时,物像仍存在瞬间的现象。也称为「后像」。
《國語辭典》:轨范(軌範)  拼音:guǐ fàn
模范。《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宏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
《漢語大詞典》:轨范师(軌範師)
佛寺中传授佛法者的职位称号。音译为阿闍梨。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二十五师资之道:“﹝本﹞或问云:阿遮利耶存念﹝註﹞译为轨范师,是能教弟子法式之义。”亦省称“ 轨范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轨范每常长不闕,威仪未省暂离身。”
《漢語大詞典》:德元
谓德行居于首位,为道德方面的楷模。书·召诰:“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 孔 传:“其惟王居位,在德之首。” 唐 韩愈 《上贾滑州书》:“伏惟閤下昭融古之典义,含和发英,作 唐 德元,简弃诡説,保任皇极。”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夫子论一:“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此六君子者,位在德元,力足以管摄天下。”
《國語辭典》:仪表(儀表)  拼音:yí biǎo
1.准则、模范。《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
2.容貌举止。南朝梁。沈约 齐丞相豫章文宪王碑:「位冠朝首,仪表瑰雄,风神秀杰。」《宋史。卷二五二。杨承信传》:「杨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
3.测量指示的器具。如驾驶座前指示速度、高度、油量的表。也作「仪表」。
《國語辭典》:衡鉴(衡鑑)  拼音:héng jiàn
1.秤子和镜子。比喻辨别是非善恶的准绳。宋。范仲淹〈上执政书〉:「赏罚者,天子之衡鉴也。衡鉴一私,则天下之轻重妍丑,从而乱焉。」
2.评估、鉴定。《十国春秋。卷三一。南唐。伍乔传》:「无何,覆考榜出,乔得第一,洎贞观次之,时称主司精衡鉴焉。」
《漢語大詞典》:士则(士則)
士大夫的楷模、榜样。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年十二,随母至 潁川 ,读故 太丘 长 陈寔 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艾 遂自名 范 ,字 士则 。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
《漢語大詞典》:令范(令範)
(1).可为楷模的美德。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储后睿哲在躬,妙善居质,内积和顺,外发英华,斧藻至德,琢磨令范,言炳丹青,道润金璧。”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令范益彰,母仪斯著,宜正长秋之位,以明继躰之尊。”
(2).指良好的典范。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寻 五柳 之先生,琴尊雅兴;謁 孤松 之君子,鸞凤腾翩。成万世之良规,实百年之令范。”
《國語辭典》:女师(女師)  拼音:nǚ shī
1.古代掌管教养贵族女子的女教师。《诗经。周南。葛覃》:「言告师氏。」汉。毛亨。传:「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金史。卷一三○。列女列传。阿邻妻沙里质》:「古者女子生十年有女师,渐长有麻枲丝茧之事,有祭祀助奠之事。」
2.女子的楷模。《梁书。卷七。皇后列传。太宗王皇后》:「后幼而柔明淑德,叔父暕见之曰:『吾家女师也。』」
3.指尼姑。《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却说非空庵原有两个房头,东院乃是空照,西院的是静真,也是个风流女师。」《野叟曝言》第一一回:「原来两位女师之病,都为余相公而起。小僧如在睡梦,一毫不知。」
《國語辭典》:标的(標的)  拼音:biāo dì
1.箭靶子。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九月九日,大会射,设标的,高出百数十尺。」
2.目标、准则。汉。高诱 吕氏春秋序:「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宋史。卷四三五。儒林传五。胡安国传》:「安国彊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志于康济时艰。」
3.标志、记号。《晋书。卷七六。王廙传》:「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非谓雍容廊庙,标的而已。」
《國語辭典》:女宗  拼音:nǚ zōng
春秋战国时代,宋国鲍苏的妻子谦而知礼,顺而不嫉。宋公乃表其闾,号曰「女宗」。汉。刘向《古列女传。卷二。宋鲍女宗》:「宋鲍女宗,好礼知理,夫有外妻,不为变巳。」后世以喻模范妇女。
分類:女子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