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沙果
(1).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花红色。果实球状,似苹果而小,是常见的水果之一。又名林檎、花红。 韦君宜 《忆西榆林》:“那白里透着微红的是冷海棠,粉白的是八棱海棠,另外还有沙果花,香果花,槟子花,苹果花。”
(2).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漢語大詞典》:苹果(蘋果)
(1).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有锯齿,花白微红,果实圆形,味甜,是普通的水果。
(2).这种植物的果实。
《國語辭典》:木通  拼音:mù tōng
植物名。木通科木通属,藤本。叶互生,掌状复叶,小叶五枚,倒卵形或椭圆形,花紫色。肉质蓇葖果椭圆形,长八至十公分,可食用,花可供观赏,果实和茎都入药,有利尿作用。
《国语辞典》:视丘(视丘)  拼音:shì qiū
间脑的一部分。呈椭圆形,左右各一,构成第三脑室的侧壁。是传递嗅觉以外,全部感觉冲动的接力站。小脑和身体其他部位所感受的冲动,须在此转换神经元,再传入对侧大脑皮质的感觉区。有协调情绪表达的功能。也称为「丘脑」。
《国语辞典》:腰圆(腰圆)  拼音:yāo yuán
椭圆形状如肾,故称为「腰圆」。
分类:椭圆形
《漢語大詞典》:孔雀扇
用孔雀尾制作的长柄大扇。椭圆形,径约三尺,柄长丈余,为宫廷仪仗用品。清史稿·舆服志四:“世子仪卫,吾仗四,立瓜四,卧瓜二,骨朵二。红罗四龙曲柄盖一。红罗绣四季花伞一,红罗销金瑞草伞二,红罗绣四季花扇二,青罗绣孔雀扇二。”
《漢語大詞典》:马蓝(馬藍)
(1).常绿草本植物。呈灌木状,叶对生,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暗绿色,有光泽。花紫色。茎叶可制蓝靛。尔雅·释草:“葴,马蓝。” 郭璞 注:“今大叶冬蓝也。”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蓝淀:“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
(2).见“ 马蓝头 ”。
《漢語大詞典》:马蓝头(馬藍頭)
亦作“ 马蓝 ”。亦作“ 马兰头 ”。亦作“ 马拦头 ”。 野菜名。即马兰。也称鸡儿肠。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四:“有马蓝头可食。按尔雅·释草:‘葴,马蓝。’ 郭璞 注:‘今大叶冬蓝也。’俗以摘取茎叶故谓之头。”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 汪研香 司马摄 上海县 篆,临去,同官饯别江滸。村童以马拦头献。某守备赋诗云:‘欲识村童攀恋意,村童争献马拦头。’马拦头者,野菜名。京师所谓‘十家香’也。用之赠行篇,便尔有情。” 章炳麟 新方言·释植物:“﹝马蓝﹞今人摘食其芽,谓之马蓝头。” 周作人 《故乡的野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茅盾 《阿四的故事》:“二月里,他披着破夹袄跟在娘背后到河边摸螺蛳,到地里摘野菜挑马兰头。”参见“ 马兰 ”。
分類:马兰野菜
《漢語大詞典》:雪莲花(雪蓮花)
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花深红色,花瓣薄而狭长。生长在 新疆 、 青海 、 西藏 、 云南 等地高山中。花可以入药,有滋补、调经等作用。文学上作为英勇顽强的象征。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愿那株勇敢可爱的雪莲花,更光艳,更美丽,开放在遥远的 昆仑 雪乡,开放在 塔吉克 牧民中间。”
《國語辭典》:耳杯  拼音:ěr bēi
一种古代饮酒器。椭圆形,两侧各有一耳,多为木胎漆器或青铜器。盛行于战国至晋代之间。
《國語辭典》:高根  拼音:gāo gēn
一种局部麻醉剂和兴奋剂,用量过多时会引起中毒。参见「古柯碱」条。
《国语辞典》:牛虻  拼音:niú méng
动物名。昆虫纲双翅目虻科。体为长椭圆形,长约三公分。胸腹部有花纹,夏季常出没于水滨。雄虻吸食植物汁液,雌虻则吸食牛、马血液,对牛、马家畜为害甚大。
《國語辭典》:龙虱(龍蝨)  拼音:lóng shī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龙虱科。栖息于池沼中,体呈椭圆形,体长约二至六公分,体色黑褐而具光泽。以水中昆虫、小鱼及蝌蚪等为主食。龙虱的生活史很长,完成一世代约需二至五年。
《漢語大詞典》:绣瓜(繡瓜)
即木瓜。椭圆形,成熟时皮色由青转红,色彩如绣,故名。有香气,可供观赏或食用,亦可入药。 宋 陆游 《或遗木瓜有双实者香甚戏作》诗:“ 宣城 绣瓜有奇香,偶得并蒂置枕傍。”
《漢語大詞典》:芫华(芫華)
落叶灌木。叶小椭圆形,花小色紫,可供观赏。花蕾含芫花素,可供药用。急就篇卷四:“乌喙附子椒芫华。” 颜师古 注:“芫华,一名鱼毒,渔者煮之以投水中,鱼则死而浮出,故以为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饮以芫华一撮,即出蟯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
《国语辞典》:山樱桃(山樱桃)  拼音:shān yīng táo
植物名。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叶卵形或广椭圆形,有锯齿,背面被绒毛,互生。春月随叶开花,花单生或两朵簇生,花瓣五片,白色。核果球形,夏月成熟,呈深红色,味甘多液,可食,种仁入药。也称为「毛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