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球 → 毬球”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跑垒(跑垒)  拼音:pǎo lěi
打棒球时,跑垒员往前跑向下一垒的动作。如:「打击时,球一击出去,纵然会被接杀,也要先跑垒。」
《国语辞典》:接杀(接杀)  拼音:jiē shā
棒球上指打击手击出的球未落地前,被防守球员接获而出局。
《国语辞典》:贝比鲁斯(贝比鲁斯)  拼音:bèi bǐ lǔ sī
Babe Ruth
人名。(西元1895~1948)美国职业棒球选手,曾创下七百一十四支全垒打的世界纪录。在西元一九二九年经济恐慌期间,其年薪仍高达八万美金,比当时美国总统胡佛高出五千元,是美国人的精神支柱。一九四八年因喉癌去世,享年五十三岁,曾有美国人的梦想、棒球颠峰时代的代表选手之称,可说是近世纪最伟大的世界全垒打王。
《国语辞典》:游击手(游击手)  拼音:yóu jí shǒu
在棒球、垒球运动中,位于第二、三垒之间的守备球员。
《国语辞典》:内角球(内角球)  拼音:nèi jiǎo qiú
棒球投手所投出靠近打击者身体内侧的球路。
《国语辞典》:界内球(界内球)  拼音:jiè nèi qiú
棒球运动用语。棒球比赛时,打击之球落于球场界内区之球,或飞越界内区上空的球。
《国语辞典》:金臂人  拼音:jīn bì rén
对棒球中表现极为出色的投手所给予的封号。
《国语辞典》:牺牲打(牺牲打)  拼音:xī shēng dǎ
棒球术语。指击球员击出的球,能护送队友上垒或得分,而自己却遭接杀或封杀者。
《国语辞典》:外角球  拼音:wài jiǎo qiú
棒球运动用语。棒球比赛中投手投球到打击区时,偏向打者外侧的球。
《国语辞典》:投球机(投球机)  拼音:tóu qiú jī
一种投掷棒球的机器,用以作打击训练。
《国语辞典》:外野手  拼音:wài yě shǒu
棒球运动用语。棒球守备右外野手、中外野手、左外野手的总称。
《国语辞典》:三冠王  拼音:sān guàn wáng
1.棒球比赛中,三项指标性纪录皆称冠的球员。用于打者,指打击率、打点数、全垒打数三项;用于投手,指胜投数、防禦力、三振数三项。
2.泛指于三项同类型比赛皆获得冠军者。如:「我国棒球史上,曾有六次夺得少棒、青少棒、青棒世界冠军的三冠王纪录。」
《国语辞典》:四坏球(四坏球)  拼音:sì huài qiú
1.棒球或垒球赛中指投手连投四个未经好球带的坏球,受裁定后,击球员得进占一垒。如:「投手连投了四坏球,将那位强打者保送上了一垒。」
2.比喻没把事情处理好。如:「只盼他能助我一臂之力,那里知道他尽投四坏球!」
《国语辞典》:护胸(护胸)  拼音:hù xiōng
运动时用来保护胸部的用具。如棒球比赛时,捕手胸前所戴的护具。
《國語辭典》:护腿(護腿)  拼音:hù tuǐ
保护腿部的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