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絮棉
做棉被、棉衣等用的棉花,商业上叫做絮棉。
《漢語大詞典》:开光明(開光明)
(1).即开光。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 贾仁 云:]你那里知道,画匠开光明,又要喜钱。”参见“ 开光 ”。
(2).旧俗在盖棺之前,子女用棉花蘸水揩拭死者的眼睛。《金瓶梅词话》第六三回:“ 西门庆 要亲与他开光明,强着 陈经济 做孝子,与他抿了目。”
《國語辭典》:开光(開光)  拼音:kāi guāng
1.佛像或龙舟完成后,择日开始供奉或下水的典礼。也称为「开眼」。
2.习俗上在丧礼大殓盖棺未合前,子女将棉醮水擦拭死者的双眼,称为「开光」。
3.装饰的方法之一,常用于景泰蓝、雕漆、陶瓷器皿上。
《國語辭典》:棉被  拼音:mián bèi
用棉花为心、棉布或其他质料包在外面的被子。
《國語辭典》:棉袍  拼音:mián páo
中间缝裹棉絮胎的长袍,冬天穿用,可以禦寒及保暖。也称为「棉袍子」。
《國語辭典》:棉纱(棉紗)  拼音:mián shā
用棉花纺成的纱,主要用来织布。清。徐珂《清稗类钞。廉俭类。曾文正夫人纺棉纱》:「曾文正公国藩驻师安庆时,其夫人及其冢妇刘氏在署中,每夜同纺棉纱,以四两为率,二鼓后即止。」
分類:棉纱棉花
《漢語大詞典》:镶花(鑲花)
指整平棉花为纺纱作准备。 靳以 《跟着老马转》:“在前纺清花间我比较自如,第一次劳动我就是做了镶花工……要把各地来的不同等级的棉花配得均匀,扯得碎,铺得平,才能使经过清理的棉花的纤维长度差不多,为纺出好纱做出第一步工作。”
《漢語大詞典》:绵绒(綿絨,綿羢)
亦作“ 绵羢 ”。指轧去棉籽尚未弹松的棉花。《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轧了一百斤绵羢,四匹自织绵紬,四十根大花布手巾,着了一个觅汉 鲍恩 回去谢 韦美 看顾。” 萧红 《生死场》四:“﹝ 月英 ﹞生就一对多情的眼睛,每个人接触她的眼光,好比落到绵绒中那样愉快和温暖。”
分類:尚未棉花
《漢語大詞典》:棉裤(棉褲)
絮有棉花的裤子。《清会典事例·户部·收羇穷》:“又孤贫每名日给盐菜银五釐,大口岁给棉衣一件,棉裤一条,共折给银九钱五分。”
分類:棉花裤子
《國語辭典》:脱脂(脫脂)  拼音:tuō zhī
去除物质中的脂肪质。某些纤维和乳类常常经脱脂处理后应用。如:「脱脂奶粉」。
《國語辭典》:棉铃(棉鈴)  拼音:mián líng
锦葵科棉属植物的果实,也称为「棉桃」。参见「棉花」条。
《漢語大詞典》:棉鞋
絮有棉花的鞋子。用以保暖。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已经把眼镜摘下,头上戴着狗皮帽子,蓝布棉袍和青布深脸棉鞋都是从估衣铺买来的。”
《漢語大詞典》:脚花
(1).摘剩下的较差的棉花。 戴星明 等《诸翟乡把大批兼营小商贩的农民吸引到农业合作社中来了》:“一亩棉花连脚花只收二三十斤。”
(2).纺织厂棉花等加工剩下的碎花。
《漢語大詞典》:银柳(銀柳)
称棉花柳。落叶灌木。花苞红褐色,苞片脱落后显出银白色花蕾,形似毛笔头。原产 美洲 ,我国各地广为栽培。扦插繁殖。供切花用,观赏期长。
《國語辭典》:脱脂棉(脫脂棉)  拼音:tuō zhī mián
经化学处理去掉脂肪的棉花,比普通棉花容易吸收液体,可用于医疗材料、妇女卫生用品,也可以制造硝酸纤维。
《漢語大詞典》:纤维作物(纖維作物)
指利用其纤维作纺织原料的作物。如棉花、亚麻、大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