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梳子  拼音:shū zi
梳理毛发的用具。《金瓶梅》第二七回:「只见春梅送了抿镜梳子来,秋菊拿著洗面水。」
《國語辭典》:梳妆台(梳妝臺)  拼音:shū zhuāng tái
装有镜子和抽屉的匮台。可供梳理、化妆用。
《國語辭典》:梳篦  拼音:shū bì
1.梳子与篦子。也作「梳枇」。
2.梳理头发。《金瓶梅》第六七回:「西门庆于是坐在一张醉翁椅上,打开头发,教他整理梳篦。」
《漢語大詞典》:梳剃
理发剃须。 元 无名氏 《永乐宫壁画题记》:“刀镊上(工) 陈七子 夫妇,坐茶肆梳剃。一日有道人携百金来剃鬚髮,纔剃即生,随生随剃,如是自旦迨暮,夫妇手几脱腕,知其异人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飞云渡:“主人怒此婢,遣嫁业梳剃者。”
分類:理发
《漢語大詞典》:装梳(裝梳)
梳妆,修饰打扮。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木工蔡荣》:“方暮,有武吏走来,谓其母曰:‘ 蔡荣 衣服器物速藏之,勿使人见,仍速作妇人装梳,覆以妇人之服,有人来问,必紿之曰出矣。求其处,则亦意对,勿令知所在也。’”
《骈字类编》:簪梳
岭表录异记辟尘犀为妇人簪梳尘埃不著发也
《漢語大詞典》:杷梳
梳理,整理。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序》:“抑闻君年未及壮,精力过絶於人,涉览之暇,将取 史公 全书杷梳而剔抉之,盖欲令后之治 迁 书者,不能不以君书为始事。”
分類:梳理整理
《漢語大詞典》:梳笼(梳籠)
(1).同“ 梳拢 ”。《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原来 西门庆 有心要梳笼 桂姐 ,故先索落他唱。”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梳笼谓之‘开襆’。幼女梳笼以得美少年为贵,不计财帛。”
(2).梳头。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镜》:“镜子儿,自梳笼,与你常时相见。”
分類:梳头
《漢語大詞典》:梳枇
见“ 梳篦 ”。
《國語辭典》:梳篦  拼音:shū bì
1.梳子与篦子。也作「梳枇」。
2.梳理头发。《金瓶梅》第六七回:「西门庆于是坐在一张醉翁椅上,打开头发,教他整理梳篦。」
《漢語大詞典》:梳起
方言。 广东 有些地方的女子,由于各种原因,决心一辈子不出嫁,举行一种将辫子梳成发髻的仪式,称做“梳起”。 欧阳山 《三家巷》十九:“这些使妈都是青春年少的女人,在名义上有结了婚的,有没有结过婚的,有拖儿带女的,也有自称‘梳起’不嫁的,大约都在二十多、三十岁上下。”
《漢語大詞典》:梳行
买卖梳子的牙行。 宋 范成大 《市街》诗:“梳行讹杂马行残,药市萧骚土市寒。” 金 元好问 《同严公子大用东园赏梅》诗:“花行更比梳行好,谁道 并州 是故乡。”
《漢語大詞典》:梳妆楼(梳粧樓)
(1).旧指妇女居住的楼房。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愁,大风吹倒梳粧楼。”
(2).古迹名。即 梳妆台 。亦省称“ 梳粧 ”。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偶语追 铜雀 ,无聊问 柏梁 。豫游推插柳,胜蹟是 梳粧 。” 吴翌凤 笺注:“《日下旧闻》《张太岳集》:皇城北苑中有 广寒殿 ,相传以为 辽 萧后 梳粧楼 。”参见“ 梳妆臺 ”。
《國語辭典》:梳妆台(梳妝臺)  拼音:shū zhuāng tái
装有镜子和抽屉的匮台。可供梳理、化妆用。
《國語辭典》:油木梳  拼音:yóu mù shū
一种妇女头上插的梳子,古代歌妓常作为头饰,故后用以喻指歌妓。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一折:「座上若有一点红,斗筲之器盛千钟,座上若无油木梳,烹龙炮凤总成虚。」
《漢語大詞典》:篦梳
(1).栉发用具。用以除发垢。古称“洛成”。 宋 无名氏 《奚囊橘柚》“ 丽居 , 孙亮 爱姬也,鬒髮香浄,一生不用洛成”原注:“洛成,即今‘篦梳’。”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篦梳一名‘落尘’,又名‘洛成’。”
(2).引申指细密地搜索。 张麟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他们采取‘拉网’、‘篦梳’的战术,一棵树一棵树往前搜。”
《分类字锦》:玉梳化月
金史后妃传宣宗皇后王氏中都人明惠皇后妹也其父微时尝梦二玉梳化为月已而生二后
分类:祥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