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梧桐断角(梧桐斷角)
谓梧桐虽是柔木而可以断坚硬之角。喻柔能胜刚。《淮南子·说山训》:“厉利剑者必以柔砥,击鐘磬者必以濡木,轂强必以弱辐。两坚不能相和,两强不能相服。故梧桐断角,马氂截玉。” 高诱 注:“言柔胜刚也。”
《国语辞典》: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拼音:dà fēng chuī dǎo wú tóng shù,zì yǒu páng rén shuō duǎn cháng
(谚语)比喻对于不公正的事,自然有人心怀不满,背后加以批评。《平妖传》第九回:「地方邻里见是宦家,又是有名的剥皮公子,谁敢出头开口,只是背地里暗笑。正是:『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国语辞典》:凤凰飞上梧桐树(凤凰飞上梧桐树)  拼音:fèng huáng fēi shàng wú tóng shù
(歇后语)自有旁人话短长。凤凰飞上梧桐树是件不寻常的事,发生了异象,自会有人说长道短一番。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你休那里雨泪如珠,可不道凤凰飞上梧桐树。」
《漢語大詞典》:青梧
梧桐。树皮色青,故称。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坛上列植垂龙之木,似青梧,高十丈。” 南朝 宋 鲍照 《秋夕》诗:“紫兰花已歇,青梧叶方稀。” 唐 李白 《陌上桑》诗:“寒螿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分類:梧桐树皮
《漢語大詞典》:霜桐
即梧桐。梧桐皮白,故称。 宋 张耒 《冬夜》诗:“霜桐占堦影,风叶绕廊声。”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梧桐
分類:梧桐
《漢語大詞典》:鸣凤条(鳴鳳條)
指梧桐。相传凤凰非梧桐不栖。《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假翼鸣凤条,濯足升龙渊。” 吕向 注:“凤鸣於梧,龙升於渊。然龙、凤皆喻东宫也。”
《漢語大詞典》:白铁树(白鐵樹)
指梧桐。古有因讳“铜”字而改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有讳铜者,呼梧桐树为白铁树,便似戏笑耳。”
《國語辭典》:碧梧  拼音:bì wú
绿色的梧桐树。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八:「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
《分类字锦》:浓绿(浓绿)
李贺 四月乐词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
吴儆 庭前两梧桐,浓绿涵清辉。
《漢語大詞典》:孤桐
(1).特生的梧桐。《书·禹贡》:“ 嶧 阳孤桐。” 孔 传:“孤,特也。 嶧山 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南朝 齐 谢朓 《游东堂咏桐》:“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餘。” 唐 司空图 《成均讽》:“孤桐韜响,惟均雨露之濡; 泗 石含清,未冠云韶之节。” 明 高启 《题陈节妇》诗:“妾本孤桐断作琴,一絃只作一絃音。”
(2).因 峄阳 孤桐中琴瑟,故后以“孤桐”为琴的代称。据《风俗通》,梧桐生於 峄山 之阳,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极清亮。 唐 王昌龄 《琴》诗:“孤桐祕虚鸣,朴素传幽真。髣髴絃指外,遂见初古人。” 宋 黄庭坚 《听崇德君鼓琴》诗:“月明江静寂寥中,大家敛袂抚孤桐。” 宋 陆游 《长相思》词:“爱松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分类字锦》:成云(成云)
淮南万毕术桐木成云注取十石瓮满以水置桐其中盖之三四日气如云作
分类:梧桐
《分类字锦》:栖鸾(栖鸾)
王筠 奉酬从兄临川桐树诗 栖鸾既不重,舞鹤复何施。
晋书苻坚载记坚颇留心儒学王猛整齐风俗政理称举学校渐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百姓歌之曰长安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英彦灵集诲我萌黎
分类:梧桐
《分类字锦》:绿成(绿成)
陈翥 桐赋 条毳毳以嫩耸,叶茸茸而绿成。
分类:梧桐
《國語辭典》:龙树(龍樹)  拼音:lóng shù
古印度佛教大师的法号。初期中观派的代表,主张一切皆空。在他的著作中,利用穷举归纳的方式,證明实体论的谬误。他的思想和论證方法,成为后来大乘发展的重要基础。西藏人以他为大乘六庄严之一,在汉地尊他为八宗共祖。主要的著作有《中论》、《七十空性论》等。
《漢語大詞典》:青桐
树木名。即梧桐。因其皮青,故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赉槟榔启》:“色譬青桐,不生空井。”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梧桐”自注:“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 唐 李颀 《题僧房双桐》诗:“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元 袁桷 《庐陵刘老人百一歌》:“手种青桐百尺长,笑指截取谐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