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在案  拼音:zài àn
一种公文中的通常用语。某事项已由前次文件叙述的,称为「在案」,表示有案卷可考查。
《国语辞典》:唯读(唯读)  拼音:wéi dú
电脑主记忆体或程式、档案只能读出,不能改写的特性称为「唯读」。
《漢語大詞典》:丁籍
人丁档案。宋史·姚仲孙传:“ 仲孙 既至州,立劾主吏,夜索丁籍尽给之。”辽史·兵卫志下:“三京丁籍可纪者二十二万六千一百,蕃、汉转户为多。”
分類:人丁档案
《漢語大詞典》:科籍
(1).指登科录之类。 明 李东阳 《送乔生宇归乐平》诗:“我友中书君,十年抗师席。当时门下士,往往继科籍。”
(2).指 明 清 时代六科给事中官署中的簿册档案。明史·职官志三:“凡日朝,六科轮一人立殿左右,珥笔记旨。凡题奏,日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阁,备编纂。”
《國語辭典》:系谱(系譜)  拼音:xì pǔ
记载一个家族或氏族间亲属关系的谱牒。如《新镌吴越钱氏续庆系谱》。
《漢語大詞典》:全宗
(1).整个宗族。 清 恽敬 《辨微论》:“进不足以取万乘,而退且至于覆全宗。”
(2).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人民公社在工作或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
《漢語大詞典》:前注
(1).向前伸出。周礼·考工记·玉人“裸圭尺有二寸,有瓚” 汉 郑玄 注:“瓚如盘,其柄用圭,有流前注。” 唐 王諲 《花萼楼赋》:“浮栏鬱律而却偃,飞甍参差而前注。”
(2).过去的记载、档案。梁书·武帝纪中:“其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洗除前注,与之更始。”
《國語辭典》:堂案  拼音:táng àn
唐代宰相于政事堂审理案件的文书档案。《新唐书。卷一二四。宋璟传》:「张嘉贞后为相,阅堂案,见其危言切议,未尝不失声叹息。」
《国语辞典》:视频(视频)  拼音:shì pín
1.电视波所包括的频率范围,在二十赫至四百万赫之间。
2.大陆地区指影音档案。
《国语辞典》:节点(节点)  拼音:jié diǎn
1.指区域网路上之电脑、档案伺服或相似的周边设备,用以产生、接收或重覆信息者。
2.指连接在网路上的工作站。
3.指网路中,多个功能单元透过通道或资料线路相互连接之处。
4.指网路中任一分枝之端点。
《国语辞典》:孔目房  拼音:kǒng mù fáng
存放文书档案的资料室。孔目房即文书室。《金瓶梅》第一七回:「教他连夜往县中孔目房里,抄录一张东京行下来的文书邸报。」
《漢語大詞典》:黄簿
古时职官的档案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左右券内外黄:“武选司选官俱以黄为据。黄分内外,旧官新官,各有黄簿。”
分類:职官档案
《漢語大詞典》:立卷
为档案材料建立卷宗。《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10期:“全面推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以建立统一的归档制度。”
《漢語大詞典》:文案孔目
文书与档案的条目。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至 范曄 举例,始全録姓名,歷短行於卷中,丛细字於标外。其子孙附出者,注於祖先下,乃类俗之文案孔目,药草经方,烦碎之至,孰过於此。”
《国语辞典》:迷你电脑(迷你电脑)  拼音:mí nǐ diàn nǎo
功能略大于微电脑的电脑。实体由桌上型到小型档案匮的大小都有。功能规格,各家厂商不同,并无一定的标准。也称为「迷你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