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桐木
宋史兵志军中制桐木牌和淮南子桐木成云子杜阳杂编飞龙卫士韩志 怀中出一桐木合方数寸中有物名蝇虎子数不啻一二百焉其形皆赤云以丹砂啖之故也乃分为五队令舞凉州穆宗令召乐以举其曲而虎子盘回宛转无不中节每遇致词处则隐隐如蝇声及曲终累累而退若有尊卑等级 洞天清录古琴辨桐木太松而理疏琴声多泛而虚宜择紧实而纹理条条如丝线细密条达不邪曲者此十分良材密又桐木年久木液去尽紫色透里全无白色更加细 方称良材 吴船录辛巳发黄州四十里过巴州河通行二百三十里至桐木沟宿宿天中记钱忠懿王能琴遣使物色良琴使者至天台 山寺闻瀑布声正在檐外晨起视之瀑布下淙石处正对一屋柱而且向日私念曰若是桐木即良琴在是矣削之果桐也即赂寺僧易之取阳面二琴材以闻乞俟一年斲之既成献忠懿一曰洗凡二曰清绝遂为旷代之宝
分类:桐木
《漢語大詞典》:桐木布
见“ 桐华布 ”。
《漢語大詞典》:桐华布(桐華布)
《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 李贤 注引《广志》:“梧桐有白者, 剽国 有桐木,其华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后因以称梧桐花细毛织成的布为“桐华布”或“桐木布”。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 永昌郡 ,古 哀牢国 ……有梧桐木,其华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以还,洁白不受污,俗名曰桐华布,以覆亡人,然后服之及卖与人。” 唐 皮日休 《醉中即席赠润卿博士》:“桐木布温吟倦后,桃花饭熟醉醒前。”
《國語辭典》:焦桐 拼音:jiāo tóng
东汉蔡邕精通音律,善于制琴,曾从灶下木材爆裂声,听出所烧木材为难得的制琴木料,于是将烧焦的桐木削制为一具名琴。后用以泛指名琴。唐。张祜〈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清。孔尚任《桃花扇。小引》:「转思天下大矣,后世远矣。特识焦桐者,岂无中郎乎?」也称为「焦尾琴」。
《國語辭典》:焦尾琴 拼音:jiāo wěi qín
东汉蔡邕以桐木制成的名琴。因桐木尾端有烧焦的痕迹,故称为「焦尾琴」。《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也称为「焦桐」、「焦琴」、「焦尾」、「爨桐」。
分類:焦尾琴
《漢語大詞典》:桐鱼(桐魚)
(1).桐木刻成的鱼形的祭品,参见“ 桐木鱼 ”。
(2).一种用桐木制成的鱼形击鼓用具。典出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二:“ 晋武帝 时, 吴郡 临平 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 张华 。 华 云:‘可取 蜀 中桐材刻作鱼形,打之,则鸣矣。’於是如言,音闻数十里。” 明 沈谦《石彭亭晚步》诗:“桐鱼焉可问,博物愧 张华 。”
(3).僧寺用的木鱼。 宋 毛滂 《陪曹使君饮郭别乘舍夜归奉寄》诗:“回头一笑堕渺茫,卧听桐鱼唤僧粥。”
(2).一种用桐木制成的鱼形击鼓用具。典出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二:“ 晋武帝 时, 吴郡 临平 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 张华 。 华 云:‘可取 蜀 中桐材刻作鱼形,打之,则鸣矣。’於是如言,音闻数十里。” 明 沈谦《石彭亭晚步》诗:“桐鱼焉可问,博物愧 张华 。”
(3).僧寺用的木鱼。 宋 毛滂 《陪曹使君饮郭别乘舍夜归奉寄》诗:“回头一笑堕渺茫,卧听桐鱼唤僧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