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铭座
俗谚
坐右铭
闲章
又道是
太公家教
法诫语
《漢語大詞典》:铭座(銘座)
座右铭,刻写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事天治人莫如嗇’,‘絶学无忧’,书此三言,以代铭座。”
《國語辭典》:俗谚(俗諺)  拼音:sú yàn
民间流传,有较固定句型的格言式短句。如:「俗谚是先民智慧的结晶,为人处世的指南。」
《漢語大詞典》:坐右铭(坐右銘)
置于座右,用以自勉自戒的格言。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二:“ 唐 柳公度 年八十餘,有强力。人问其术。对曰:‘吾平生未尝以脾胃熟生物、煖冷物,以元气佐喜怒。’此亦可为坐右铭也。”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七:“ 老子 曰:‘治身事天莫若嗇。’ 吕荣阳 希哲 尝书此语为坐右铭。”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坐右铭:“﹝ 卢踈斋 ﹞坐右铭大书一天字,其下细注六字云:‘有记性,不急性。’可谓知畏天者矣。”
《國語辭典》:閒章  拼音:xián zhāng
以格言或诗句文句等为内容所刻成的印章。
《漢語大詞典》:又道是
俗语。多用于第二次引用谚语、格言之前。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那钱物则有出去的,无有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又道是‘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贤士差矣,却不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又道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国语辞典》:太公家教  拼音:tài gōng jiā jiào
1.书名。收集唐以前流行于民间的格言疏语,缀为一书,以教谕儿童。《玉照新志》卷三:「世传太公家教,其言极浅陋、鄙俚,然见之唐李习之文集,至以文中子为一律,观其中犹引周汉以来事,当是有唐村落间老校书为之。」
2.元时对家规的通称。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住住住!你也休闹,请你个太公家教咱!」
《漢語大詞典》:法诫语(法誡語)
作为行为准则的格言。 郭沫若 《今昔集·论儒家的发生》:“法诫语,现在所谓的座右铭,古时是没有的。古人铭器,不是记功勋、赏赐,便是记载契约,而精神上的法诫语,根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