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廷筠(1562年—1627年),字仲坚,号淇园,又号弥格子,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官至顺天府府丞。杨廷筠曾皈依天主教,圣名弥额尔(Michael),与徐光启、李之藻被誉为“圣教三柱石”。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进士,授江西安福县知县。次年,授监察御史,巡漕御史。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任苏松巡按御史、直隶巡按御史。随后担任江西按察司副使。天启二年(1622年)授河南按察司副使、湖广按察司副使。天启三年(1623年)升任光禄寺少卿。天启四年(1624年)改顺天府府丞。
《漢語大詞典》:线锯
用以锯出曲线或不规则形状的细锯条的手锯
紧绷在锯架上的窄条细齿锯,用于锯格子、涡卷和其他曲线形轮廓
《国语辞典》:布拉格定律  拼音:bù lā gé dìng lǜ
1.x射线经过立体结晶格子会产生绕射的重要定律。
2.入射光经晶体反射,产生建设性干涉所需满足的条件。即nλ=2d sinθ。d 为晶面间距,θ为入射角,λ为波长。即波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也译作「布拉格公式」、「布勒格定律」。
《国语辞典》:格子布  拼音:gé zi bù
以格子形状为主要图案的布料。如:「很多餐厅采用格子布做的桌巾,很好看。」
《国语辞典》:格子纸(格子纸)  拼音:gé zi zhǐ
由许多垂直交叉的纵、横线所构成方块形格子的纸,可用来标示方位、画设计图等。也称为「方格纸」。
《国语辞典》:槅子眼  拼音:gé zi yǎn
有空栏格子的门或窗。《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看时,见一所楼房,门前两扇大门,中间四扇看街槅子眼。」
分类:有空格子
《国语辞典》:方格纸(方格纸)  拼音:fāng gé zhǐ
印有方块形格子的纸,专供绘图使用。也称为「格子纸」。
《国语辞典》:单格临书(单格临书)  拼音:dān gé lín shū
依著碑帖在格子上占的位置,照样临摹在印有九宫格或米字格的纸上。
《国语辞典》:空格儿(空格儿)  拼音:kòng gé ér
空白的格子。如:「把描红簿上的空格儿写满,才可以出去玩。」「每次申请文件都要填好多空格儿,真是麻烦。」
分类:空白格子
《漢語大詞典》:槅扇
门的一种,一对一对相连,一般做成雕花格子,门背糊纸或装玻璃。红楼梦第七五回:“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闔之声。”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打开槅扇就望见大客厅的气象十分轩豁。”
《國語辭典》:格扇  拼音:gé shàn
传统建筑中,带有空栏格子的门扇或窗扇,通常为一系列的排著,使走廊和厅堂分隔开,亦可一扇一扇的取下来,使厅堂开阔。
《国语辞典》:格子眼  拼音:gé zi yǎn
由窗棂构成的格子,中间以纸糊住。《西游记》第八二回:「行者一头撞破格子眼,飞在唐僧光头上丁著,叫声:『师父。』」
《國語辭典》:多宝槅(多寶槅)  拼音:duō bǎo gé
放置古玩等陈设的木架。
《國語辭典》:仿纸(仿紙)  拼音:fǎng zhǐ
幼童习字所用的纸。
《漢語大詞典》:舱口
能垂直进入船舱的门或格子盖
供出入舱室或贮藏室的船舱开口,特指船舶甲板之间的通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