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0,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国火
六驳
木渐
木柴
玫瑰树
修茂
断度
枝杈
丽木
把拱
树彩
人木
乳节
丫杈
冻青
《漢語大詞典》:国火(國火)
传说中,古帝王在四季用不同的树木取火,以驱除疾病。周礼·夏官·司爟:“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郑玄 注:“ 郑司农 説以 鄹子 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贾公彦 疏:“火虽是一,四时以木为变,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
《漢語大詞典》:六驳(六駮)
(1).兽名。亦省称“ 駮 ”。尔雅·释畜:“駮,如马,倨牙,食虎豹。” 晋 左思 《吴都赋》:“驀六駮,追飞生。”北齐书·循吏传·张华原:“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 华原 临州,忽有六駮食之,咸以化感所致。”
(2).树木名。即梓榆。诗·秦风·晨风:“山有苞櫟,隰有六駮。” 孔颖达 疏引 陆玑 疏:“駮马,梓榆也。其树皮青白駮犖,遥视似駮马,故谓之駮马。”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六駮,山中有木,叶似豫章,皮多癣驳。”按,《晨风》之“六駮” 毛 传以为兽名,但其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皆以木名相配,当以 陆 疏为长。
《漢語大詞典》:木渐(木漸)
谓树木向上生长。语出易·渐:“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后因以“木渐”比喻君子以道义为根基,德业日新。 汉 扬雄 《法言·学行》:“请问‘木渐’。曰:‘止於下而渐於上者,其木也哉!亦犹水而已矣。’” 李轨 注:“止於下者根本也,渐於上者枝条也。士人操道义为根本,业贵无亏;进礼学如枝条,德贵日新。”
《國語辭典》:木柴  拼音:mù chái
作燃料或引火用的小块木头。
《漢語大詞典》:玫瑰树(玫瑰樹)
即玫瑰。一种落叶灌木。亦为对树木之美称。西京杂记卷一:“ 乐游苑 自生玫瑰树,树下有苜蓿。” 唐 李叔卿 《芳树》诗:“春看玫瑰树,西邻即 宋 家。”参见“ 玫瑰 ”。
《國語辭典》:玫瑰  拼音:méi gui
1.植物名。蔷薇科蔷薇属,直立灌木。干健壮,密生有刚毛及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五至九枚,椭圆形以至椭圆状倒卵形,边缘有锯齿,表面暗绿色,有光泽。花单生或六至八朵聚生,有红、白、黄等颜色。果实扁球形,红砖色。一般供观赏,果实可食,花可制香水及药用。也称为「刺客」。
2.一种赤色的美石。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玟昆吾。」
《漢語大詞典》:修茂
树木高而繁茂。墨子·明鬼下:“昔者 虞 夏 商 周 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丛社。”
《漢語大詞典》:断度(斷度)
砍伐判分树木。语本《诗·鲁颂·閟宫》:“ 徂来 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 马瑞辰 通释:“度者,剫之省借。説文:‘剫,判也。’广雅:‘剫,分也。’……是剫与断义近,故以断,度并举。” 唐 柳宗元 《晋问》:“ 晋 之北山有异材,梓匠工师之为宫室求大木者,天下皆归焉……断度收罗,捎危颠,芟繁柯,乘水潦之波,以入于 河 而流焉。”
分類:砍伐树木
《國語辭典》:枝杈  拼音:zhī chā
树木分叉的小枝条。
《漢語大詞典》:丽木(麗木)
美丽的树木。 汉 刘胜 《文木赋》:“丽木离披,生彼高崖。拂天河而布叶,横日路而擢枝。”《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晋 傅玄 《朝华赋》序:“朝华,丽木也。” 隋 江总 《南越木槿赋》:“此则京华之丽木,非 於越 之舜英。”
分類:美丽树木
《漢語大詞典》:把拱
尚未成材的树木。喻小的才能。 宋 苏轼 《送周正孺知东川》诗:“未应遗合抱,取用及把拱。”
《漢語大詞典》:树彩(樹彩)
树木的光彩。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河光似羃,树彩成车。氛氲四照,暉丽五色。” 隋 江总 《宴乐修堂应令诗》:“庭暉连树彩,簷影接云光。”
分類:树木光彩
《漢語大詞典》:人木
传说中的树木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人木: 大食 西南二千里有国。山谷间树枝上,化生人首,如花。不解语,人借问,笑而已,频笑輒落。”
分類:树木木名
《漢語大詞典》:乳节(乳節)
树木的瘤节。 宋 苏轼 《铁柱杖》诗:“ 柳公 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节。” 元 耶律楚材 《和董彦才东坡铁杖诗二十韵》:“黑虬彷彿欲飞跃,鳞介苍苍生乳节。”
分類:树木
《國語辭典》:桠杈(椏杈)  拼音:yā chà
树木两枝分歧的地方。宋。阮阅《诗话总归。幼敏》:「蒋堂侍御郎方六岁,父令作栀子花诗曰:『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杈。』」也作「丫叉」。
《漢語大詞典》:冻青(凍青)
树木名。即冬青。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冬青:“冬月青翠,故名冬青; 江 东人呼为冻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