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篇目  拼音:piān mù
篇章的标题。《汉书。卷三○。艺文志》:「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漢語大詞典》:签题(籤題)
书籍封面的标题。 清 钱曾 《读书敏求记》卷四:“庞居士语録一卷,诗二卷。此书籤题犹是 元 人手笔。”
《漢語大詞典》:题花(題花)
(1).题诗咏花;绘花。 唐 邵谒 《览〈孟东野集〉》诗:“题花花已无,玩月月犹在。” 唐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粉字题花笔,香牋咏柳诗。”
(2).书籍报刊上装饰标题的图画。
《國語辭典》:掠影  拼音:lüè yǐng
从眼前闪掠过的影像。比喻模糊的印象。如:「浮光掠影」。
《漢語大詞典》:解题(解題)
(1).对书籍的作者、卷次、内容、版本的说明。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书籍之厄:“ 吴氏 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餘卷,且倣《读书志》,作解题,极其精详,近亦散失。”
(2).解说诗文之标题。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录·诗序:“今日读 汉 、 魏 、 六朝 乐府,若无解题,犹不能辨其为何语,何况‘三百篇’。”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将那资本,来编印 明 代小说、传奇,插画,每幅略加解题,仿《笺谱》预约办法。”
《漢語大詞典》:篇题(篇題)
篇章的标题。 章炳麟 《文学说例》:“前世著述,篇题多无义例。”
分類:篇章标题
《國語辭典》:总论(總論)  拼音:zǒng lùn
绪论。为论述总纲的文字。《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巩进太祖总论。」
《漢語大詞典》:题号(題號)
标题名称。 章炳麟 《文学总略》:“然则《文言》称文,《繫辞》称辞,体格未殊,而题号有异,此又何也?” 章炳麟 《辨诗》:“ 孙卿 以《赋》《成相》分二篇,题号已别,然《赋篇》復有《佹诗》一章,诗与赋未离也。”
分類:标题题名
《漢語大詞典》:画题(畫題)
(1).在文书上签字,表示认可。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画题判行:“今外省官行事曰判行,朝内官奏事曰画题。画题者,即著押之谓。”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康熙 五十一年, 通州 增置仓厫,科臣奏请开捐,下内阁九卿议。惟 安溪 李文贞公 及 太仓 相国 王掞 ,皆不画题。”参见“ 画诺 ”。
(2).画的标题。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附上 俄 意 木刻各两种,请制图,制毕并原本交下,当译画题。”
《國語辭典》:画诺(畫諾)  拼音:huà nuò
旧时主管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北史。卷六七。令狐整传》:「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画诺而已。」
《漢語大詞典》:大题(大題)
(1). 明 清 科举考试以“五经”文命题曰大题;以“四书”文命题曰小题。 清 戴名世 《甲戌房书小题文序》:“制义之有大题小题也,自 明 之盛时已有之,而小题犹号为难工。”
(2).指全书的总题目、大标题。 清 卢文弨 钟山札记·大题小题:“古书大题多在小题之下,如‘《周南·关雎》詁训传第一’,此小题也,在前;‘毛诗’二字,大题也,在下。 陆德明 云:案 马融 、 卢植 、 郑康成 注‘三礼’竝大题在下; 班固 汉书、 陈寿 三国志题亦然。”
《漢語大詞典》:题头(題頭)
(1).书写门头上的横披或匾额。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智永禪师 ﹞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人穿穴。”
(2).篇目,标题。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文学》既登拙作题头,下一期登出续篇来,前言不搭后语,煞是有趣,倘将来再将原稿印出,也许更有可观。”《人民日报》1981.1.21:“上海工艺美术工厂 张卫平 等三人给‘十佳’寄来了十幅工艺精致、形像生动、气势昂扬的奔马画,并都一一加了‘奔腾急’、‘志在千里’等含意深长的题头。”
(3).标志于报刊文章篇目之上的分类栏目。《人民日报》1951.4.18:“在报上发表小品文时,就加上小品文的题头。在这个题头下刊出的小品文有各种各样的体裁,有的类似短篇小说,有的像散文,有的就是诗歌;有的还配以漫画。”
《国语辞典》:版样(版样)  拼音:bǎn yàng
稿件上全部文字、标题、图片所占面积,经准确计算并排定位置后,插画在完稿纸上的完整设计图。
《國語辭典》:拾零  拼音:shí líng
将零星琐碎的材料缀集起来,多用于文字标题。
《國語辭典》:无题诗(無題詩)  拼音:wú tí shī
诗有寄托,不欲显示于题目,故以「无题」为诗题。如唐《李商隐集》中,此类诗最多。
分類:标题
《漢語大詞典》:题面(題面)
谓寓藏文章旨意的标题。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二·李泰伯:“第今世士人,白首《论》《孟》,主司出题,尚有憒憒者。 李 ( 李泰伯 )既与 軻 不合,则塲中题面,或有不省,亦奚疑焉。”镜花缘第八一回:“ 素辉 道:‘这个题面虽别致,但 孟子 何能有这凑巧句子来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