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7,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丝柳
柳腰
桃柳
细柳营
枯柳
柳眉
插柳
柳市
青柳
柳浪
柳桥
柳黄
柳色新
柳新
溪柳
《漢語大詞典》:丝柳(絲柳)
细柔如丝的柳条。 唐 王涯 《游春词》之一:“ 曲江 丝柳变烟条,寒谷冰随暖气销。”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五:“ 江 南 环溪 的风月, 北京 南湾子头 的丝柳。咦!现实生活在此。”
《國語辭典》:柳腰  拼音:liǔ yāo
形容女子的腰如柳条般柔软纤细。唐。韩偓 频访卢秀才诗:「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
《骈字类编》:桃柳
东京梦华录见蒲叶下依彦周诗话春时秾艳无过桃柳桃之夭夭杨柳 依诗人言之也老杜云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不知缘谁而波及桃花与杨柳矣 西湖志苏公堤自南之北横截湖中夹植桃柳中为六桥
《國語辭典》:细柳营(細柳營)  拼音:xì liǔ yíng
汉代周亚夫为将军时,屯兵于细柳,军纪森严,天子欲入军营,亦须依军令行事。见《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后以细柳营比喻模范军营或泛指一般军营。唐。王维 观猎诗:「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纷纷将士愿移家,细柳营中起暮笳。」也称为「柳营」。
《漢語大詞典》:枯柳
凋萎的柳树;老柳树。 唐 李颀 《题卢五旧居》诗:“悵望秋天鸣坠叶,巑岏枯柳宿寒鴟。” 宋 刘克庄 《故宅》诗:“恰则炎炎未百年,今看枯柳着疎蝉。” 元 郭钰 《二十六日晴过谌塘》诗:“枯柳桥西曾识面,独回青眼远相迎。”
分類:柳树
《國語辭典》:柳眉  拼音:liǔ méi
形容女子的眉毛细如柳叶。唐。吴融 还俗尼诗:「柳眉梅额倩妆新,笑脱袈裟得旧身。」《老残游记》第一七回:「翠环听了这话,不住的迷迷价笑,忽然又将柳眉双锁,默默无言。」也称为「柳叶眉」。
《漢語大詞典》:插柳
古代寒食节的一种风俗。 宋 赵鼎 《寒食书事》诗:“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 清 吴伟业 《琵琶行》:“插柳停搊素手筝,烧灯罢击花奴鼓。”
《漢語大詞典》:柳市
(1). 汉 代 长安 九市之一。汉书·游侠传·萭章:“ 长安 炽盛,街閭各有豪侠, 章 在城西 柳市 ,号曰‘城西 萭子夏 ’。”三辅黄图·长安九市:“又有 柳市 、 东市 、 西市 。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三辅公侯,五陵鐘鼎, 铜街 柳市 ,尘起风飞。” 宋 李之仪 《还俗道士》诗:“ 柳市 名犹在, 桃源 梦已稀。” 清 钱谦益 《再次敬仲韵》之七:“鹤盖成阴 柳市 头, 金 张 赵 李 互经繇。”
(2).泛指柳树成荫的街市。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诗:“槐陌蝉声柳市风,驛楼高倚夕阳东。”
《骈字类编》:青柳(青柳)
唐 杜甫 题新津北桥楼 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
《漢語大詞典》:柳浪
(1).形容柳枝随风摆动的起伏之状。 明 高启 《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屠》诗:“雨后春波柳浪香,布帆归缓怕斜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绛妃:“吐虹丝於碧落,乃敢因月成阑;翻柳浪於青郊,谬説为花寄信。” 许杰 《惨雾》上:“柳林长满了绿叶,直遮蔽了远山的山巅,与苍碧的青天相接,相离不远的隔岸的 环溪村 ,已埋没在柳浪之中,找不到一个屋角了。”
(2). 唐 王维 辋川别墅 中的胜景之一。新唐书·文艺传中·王维:“别墅在 輞川 ,地奇胜,有 华子冈 、 欹湖 、 竹里馆 、 柳浪 、 茱萸沜 、 辛夷坞 ,与 裴迪 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漢語大詞典》:柳桥(柳橋)
柳荫下的桥。古代常折柳赠别,因泛指送别之处。 唐 白居易 《开成二年三月三日奉十二韵以献》:“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宋 张先 《江南柳》词:“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元 任昱 《红绣鞋·湖上》曲:“随人松岭月,醒酒柳桥风。”
《漢語大詞典》:柳黄
(1).指春柳嫩条。因柳芽初生为嫩黄色,故称。 元 赵孟俯 《赠相者》诗:“楼前山色横翠靄,湖上柳黄飞乱鸎。”
(2).颜色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柳黄,用粉入三緑标,并少藤黄合。”红楼梦第三五回:“ 寳玉 道:‘松花色配什么?’ 鶯儿 道:‘松花配桃红……葱緑、柳黄可倒还雅緻。’”
《漢語大詞典》:柳色新
词牌《小重山》的别名。因 宋 韩淲 词《小重山·柳色新》中的“点染烟浓柳色新”句而得名。参阅《词谱》卷十三。
分類:词牌
《骈字类编》:柳新
唐太宗 未佩兰犹小,无丝柳尚新。
《骈字类编》:溪柳
唐 韦庄 东阳赠别 无限别情言不得,回看溪柳恨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