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文柄  拼音:wén bǐng
评定文章、考选文士的权责。唐。姚合〈寄陕府内兄郭囧端公〉诗:「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唐语林。卷一。德行》:「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清名。」
《國語辭典》:谈柄(談柄)  拼音:tán bǐng
1.话柄,可供谈笑的言行。唐。白居易 论严绶状:「且严绶在太原之事,圣聪备闻,天下之人,以为谈柄。」
2.古人谈话时手里所拿的拂尘。也称为「讲麈」。
《漢語大詞典》:麈柄
麈尾的柄。借指麈尾。 宋 曾巩 《东轩小饮呈坐中》诗:“谈剧清风生鏖柄,气酣落日解带鐶。” 宋 叶适 《赠郑秀才》诗:“艺圃笔锋扫,侯门麈柄挥。何惭素车集,回绕絳旌飞。”
分類:麈尾
《漢語大詞典》:柄国(柄國)
执掌国政。新唐书·东夷传·新罗:“是岁, 真平 死,无子,立女 善德 为王,大臣 乙祭 柄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至庚申岁, 吴丞相 柄国,始以外祠斥焉。” 明 文徵明 《南京太常寺卿嘉禾吕公行状》:“ 天顺 初,京师不雨,彗星犯牵牛。时 文懿 柄国,颇以为忧。”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和珅 柄国时,其家奴多乘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
分類:执掌国政
《骈字类编》:长柄(长柄)
庾信 小园赋 连珠细菌,长柄寒匏。
分类:长柄
《漢語大詞典》:操柄
(1).把持权柄;掌权。《商君书·算地》:“圣人审权以操柄,审数以使民。”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何心隐》:“ 心隐 一见 江陵 ,便知其必能操柄。” 聂绀弩 《从陶潜说到蔡邕》:“操柄的人,不一定有学。另外一面,有学的人,不一定能操柄。”
(2).权柄。汉书·贾山传:“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新唐书·刘蕡传:“繇不能择贤明而任之,失其操柄也。” 宋 曾巩 《徐孺子祠堂记》:“ 汉 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
《漢語大詞典》:玉柄
(1).器物玉质的把柄。晋书·王衍传:“﹝ 衍 ﹞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南史·张讥传:“ 后主 在东宫,集官僚置宴,时造玉柄麈尾新成。 后主 亲执之曰:‘当今虽復多士如林,至於堪捉此者,独 张讥 耳。’即手授 讥 。”
(2).泛指器物精美的把柄。 唐 司空曙 《早夏寄元校书》诗:“珠荷荐果香寒簟,玉柄摇风满夏衣。”此指扇柄。
(3).指麈尾。 唐 李白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诗之二:“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王琦 注:“玉柄谓麈尾。” 唐 李山甫 《山中答刘书记寓怀》诗:“笔头指金波,座上横玉柄。”
(4).指手臂。 唐 皮日休 《卧疾感春寄鲁望》诗:“乌皮几上困腾腾,玉柄清羸媿不能。”
(5).古代文士谈论时,常执拂尘,因以指文士。 唐 温庭筠 《谢公墅歌》:“四座无喧梧竹静,金蝉玉柄俱支颐。”
《漢語大詞典》:重柄
犹大权。 唐 元稹 《钱货议状》:“又何必授之重柄,假之利权,徇彼之徼恩,成我之怨府哉?” 前蜀 杜光庭 《青城令莫庭乂为副使修本命周天醮词》:“臣切以 张某 久持重柄,独运赤心,上禀圣谋,仰遵庙略。”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 李某 卑鄙势利,弟深知之,不知何以授以重柄,但他对上司是别一种面目,亦不可知,故易为所欺也。”
分類:大权
《國語辭典》:话柄(話柄)  拼音:huà bìng
被人当作谈笑的言论行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今说一个恃本事说大话的,受了好些惊恐,惹出一场话柄来。」《醉醒石》第三回:「当初那冯老在日,承他好意,要将女儿招赘我。不料拣得日子,冯老没了。至今结亲不成,空做一场话柄。」也作「话把」、「话靶」。
《國語辭典》:话头(話頭)  拼音:huà tóu
1.开场白、打开话题的言谈。《石点头。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总之孝不孝皆出自天性,原不在于读书不读书,如今且说一个忘根本的读书人,权做个话头。」
2.话题、话语。《文明小史》第二四回:「正在不耐烦的时候,却好里面请吃饭,然后打断话头。」
3.音讯、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且请回家,待老婢子慢慢的寻觅。有了话头,便来回报。」
4.背后令人议论的地方。《文明小史》第五五回:「到了南京,少不得逢人遍告说:『秦某人如何荒唐法子,带了窑姐儿,彰明昭著的在戏馆里看戏,身上打扮的和戏子一样。』那些话头,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宝兴公司股东耳朵里去了。」
5.秘诀要领。《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玄玄子先把外丹养砂乾汞许多话头传了,再说到内丹采战,抽添转换,升提呼吸,要紧关头。」
《骈字类编》:一柄
解一经游阿卢仙洞记下雕栏一周行数步下有彩云一叚左旁有大伞盖一柄
徐夤诗引溪上要一只白簟扇盖头垂钓去年就节推侍御请之蒙惠一柄紫花纹者虽则鳞华具甚纰薄不及清源所出因就南郡陈常侍请之遂成拙句
《漢語大詞典》:枢柄(樞柄)
(1).中枢的权柄。指军政大权。新唐书·后妃传上·太宗皇后长孙氏:“妾家以恩泽进,无德而禄,易以取祸,无属枢柄,以外戚奉朝请足矣。”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 绍兴 中, 韩郡王 既解枢柄,逍遥家居。”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三姓门生:“及 于公 死, 梁瑶峯 秉枢柄,某又令其妻拜 梁 为义父,馈以珊瑚朝珠。”
(2).谓中心要领。 清 魏源 《庸易通义》:“至‘博学之’以下,乃一篇之归宿,下学之枢柄, 王肃 本反无之。”
《漢語大詞典》:宰柄
宰相的权柄。宋史·李纲传上:“臣无左右先容,陛下首加识擢,付以宰柄,顾区区何足以仰副图任责成之意?”
分類:宰相权柄
《國語辭典》:机柄(機柄)  拼音:jī bǐng
1.权柄、权力。《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尚传》:「奚必使中正干铨衡之机于下,而执机柄者有所委仗于上。」唐。韩愈 顺宗实录四:「德宗在位久,益自揽持机柄,亲治细事,失君人大体。」
2.掌握事物关键的手段。唐。白居易 论孙璹张辅国状:「一则明劝忠贞,二则闇销祸乱。圣人机柄,正在于斯。」
3.旧式枪械上,用于退弹壳的拉柄。《军语。军器。军语。机柄》:「机柄,机前筒右面伸出之柄也。」
《骈字类编》:木柄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二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分类:木柄
《骈字类编》:荷柄
宋 范成大 积雨作寒五首 其一 西池半没荷柄,南荡平沉芡盘。